- 积分
- 192
- 注册时间
- 2010-1-24
- 最后登录
- 2014-2-21
- 在线时间
- 8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0-7-18 03:36 |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少年侦探团
怪人二十面相
- 积分
- 192
- UID
- 368
元宝- 329 个
金币- 170 枚
热度- 9 ℃
魅力- 0 点
贡献值- 2 点
玫瑰- 0 朵
|
楼主 |
发表于 2010-2-12 20: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4.特写文章易发表 ! c Y2 y# a" w+ F0 V
5 a; Y; N3 c6 u7 C- u
要是你是一个新手,急于将自己的文章变为铅字,但又不知从何做起,为报纸写特写是通向发表的一个理想途径。 * P9 q* H: v& U8 z
——西尔维亚·惠特曼
5 G* U2 i0 G! b( A3 Z * W2 n( C" Q( K6 f* w
想想它的好处:首先不需任何经验证明(即使你是个初学者);此外特写遵循一套固定的程式,易于写作;更重要的是,不管你信不信,编辑总会为这类故事慷慨解囊。
6 e$ U; O: t3 q" Z, [ % c# M& F. i* M$ g
主题就在你手边
/ f/ F7 S! \! r* [8 t 特写是人们感兴趣、时效性不那么强的新闻故事,它们栖身于报纸上诸如“生活”和“生活方式”这样的版面,将触角伸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内一座有纪念意义的大桥,当地为孩子们开办的芭蕾舞学习班,珍奇的宠物,发明创造,新落成的商店,您家邻居的一帧剪影……这些都可以充当特写的对象。 1 u$ T: P2 a/ ]9 I# N3 Z! h! e, F6 S
朋友、生意伙伴、甚至家庭成员都是特写中极好的人物。比如那位荣获蓝级带的邻家养蜂人,临近街区那位做鲜花生意的妇人,在电视节目中亮相的工友的女儿,你看他们怎么样? 9 Y( U: |/ A; e6 l) Z, W" v
特写的另一主要来源是当地事件,它们在当地的报纸上最受欢迎,而且素材无穷无尽。附近大学的自由演讲,大道上进行的纪念日游行,邻近咖啡馆或书店举行的诗歌朗诵会,图书馆里的演出……都是特写的好素材。 * A( q, X& q! H$ m( i! [3 M
也许你喜欢寻幽访胜,或了解更多的当地的名胜:最近修复的公园,一幢历史建筑,附近的博物馆……它们的某个特色也值得去写。 , y" M+ `* e+ y) K. b; J+ u
编故事的想法使你在最不起眼的地方都能发现主题。一个很有钻劲儿的自由撰稿人,就五金商店里钉子的规格和用途写了一篇文章,另一个人深人研究了一所公园的雕塑史,还有人发表文章介绍船模的收藏,把好养珍稀小鸟的邻居列为写作对象。
) T5 C0 f$ d) l0 [写作提示 8 o" q( d% r% |0 A8 y, M
1)征求建议。假设你已经产生了写一篇特写的强烈愿望,并希望能有专家提出建议,帮你更好地定位,你首先须做好准备工作,了解清楚谁是最适合你采访的人。你还须想清楚,为什么你的特写适合在这家报纸发表。然后,给编辑写一封短信,勾勒你的想法,一定要写明你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另外附上一枚写好地址、贴好邮票的信封。许多报纸编辑都在寻觅精心构思的特写,所以一旦你的题材有吸引力,他们很高兴就文章的角度、材料的选取和长度向你提供建议。 / ~4 w* W3 `+ C. y$ d
2)轻松,轻松,再轻松。不管这是一篇对城区一角早年岁月怀旧的回顾,还是对有二十年良好服务深为人们爱戴的交通岗亭的侧写,读者最想看到的就是轻松乐观的“成功”故事,他们可以借此逃避报纸前页上关于各种灾难的报道。因此,题材应集中于那些让人高兴,逗读者发笑,或催人上进的故事。
4 |6 } p1 z+ P1 _5 X0 M 3)注意文章的时间性。如果你想从某个特殊的角度评价一则新闻报道什匕如对报纸头一页的特写人物作一番肖像描写),或有关最近会议、俱乐部事件、小城故事的报告,一定要把时间引到文章中来。当你所写的题目有季节性时,一定要让眼睛盯着日历,在冬天谈论溜冰和木炭火炉,而在夏季谈论度假和游泳。 6 G6 q7 N: h. [5 r" P
4)注意精确性。特写的作者事实上充当着读者的眼目和耳朵,他们搜集事实,组织访谈,核查一切可能得到的背景信息(报纸剪辑、本地历史沿革,被访谈者的谈话)。当你在文章上署名时,正如一位著名记者所说,你在表示文章中所提供的信息已尽可能地接近了真实。 ( L! q( a3 |: e) W3 h# k
在引文时,要作到一字不差。有人对每处引文都需核实感到不寒而栗。但你若刚刚开始写作生涯,在将手稿付诸发表之前重新核对引文的准确性是一个明智的作法。 # L3 k6 q8 a( p7 J
5)做好访谈的准备工作。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受困于采访时的紧张情绪。别恐慌,大多数采访实际上是追寻主题的旅程。另外,做好事前准备,对被采访人了解得越多越好,弄清文章切人的角度,然后准备一系列你想得到回答的问题。一旦现场提问切人了一个更好的角度,不要吝惜舍弃原来的脚本。永远要追求最佳情节。 y# f" H$ y% B- f
6)记笔记。怎样记录访谈内容,随个人所好而定。一些作者随身带着笔记本,另一些人喜欢用录音机。但是完全依赖录音者会招致灾难性的后果,一旦失效的电池使录音在关键时刻受到干扰或出现故障,那真是糟糕透顶。一位作者驱车5/J’时去采访住在另一个州的大名鼎鼎的画家,当她准备回家时,按下了录音机的plny键,想检查一下声音效果如何,却惊恐地发现磁带已被清洗掉了。不幸之中的万幸,她曾草草地做了些记录,在同去的摄影师的帮助下,最大限度地抢救出了文章所需的访谈材料。在访谈中,采访者应将录音机和笔记本结合起来使用。
% t6 n6 j: U1 C6 @ _5 T" d/ S" c0 \& X
制订计划: + w1 P+ t" H5 V, m( E1 w
采访之后,下一步就是将零星的信息组织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所幸,特写总是遵循一个简单的模式:导语、转折、正文和结尾。 9 {, p- L* e& M( v7 q/ o$ n; B+ J
开始布局谋篇之前,应牢记新闻写作有别于其他文体形式。一般几句话就构成一个段落,以免读者对大段的铅字望而生畏,翻过这页去寻找轻松的东西来看。
4 A7 K6 Q2 u! J# G; ^* x5 L2 k 导语应先声夺人。一则轶事、一段令人吃惊的言论、一个重要的事实、甚至一段有力的引证都能吊起读者的胃口,从而引出下面的情节。除此之外,还要生动。与语气郑重、注重事实的新闻报导不同,特写需要一种不那么正式、较为轻松的调子。
9 [3 j' o: O3 C6 v5 v 让我们看一下自由撰稿人奥奈尔在最近一期纽约时报头版上发表的特写是怎么开头的,这篇文章谈及美国家庭对凌乱的忍受度日益增长: / O8 O0 w% t4 v6 r' u1 D
3 Q K5 T/ x$ T, V1 q* x# t' k5 l
沙发下脏脏的小兔子,角落里的蜘蛛网,覆于橱房碗柜物品上的肮脏的虫胶,在一种视清洁与虔诚为表里的文化中这些泄露真相的迹象无疑是要遭到谴责的。但是许多美国人并未因逃避春季大扫除而悔恨不己,他们的观念正在悄悄地改变。 * U/ N% ^! O$ Z2 V
4 L) G* @) D: k1 u/ p 这段轻快的导语交待了5W(谁,发生了什么事,何时,在哪里,为何发生)的前四项,在转折段中,奥奈尔以熟练的手法,引用一位权威人士的话对这一现象的原因加以强调:% F5 x. m7 {6 m) j8 @# O4 f
“为肮脏凌乱而祈祷。”平克汉姆说。她在150家报纸上推出连锁专栏,提出有关居室清洁的建议。虽然她本人的家中依然保持着手套雪白的标准,但她相信这样的清洁水平很快会被视为异端。 ' K0 {' C1 j) Y. A$ c
“美国的家庭正在变得越来越脏”,她说,“人们有比打扫房屋更重要的事等着他们去做。” , [5 Z# k- x* A0 `
: V# ^5 v9 k4 X 给你一个小建议,在文章开篇后不久,援弓!一位可信的专家的话,这样易引起读者格外注意。它表明你对这个话题做了充分的准备。
, S; N! N' W2 ~% ~. {$ `7 d4 X 正文应做到将事实材料、直接引文、间接引文、消息报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它们是确保读者兴致勃勃读下去的关键。在一篇叫做《母亲节》的人物特写中,职业作家李维宁这样布置这些道具:“不,礼貌还未绝迹。事实上,不管年长年幼,人们最喜爱的一条来自母亲的建议是‘经常写一张感谢便条’。” K& ]2 P8 `6 @/ |; i1 c5 b4 V
接着,她引用了一个例子: / M3 d4 {, l# e& X( \
6 q2 @ _6 }( u q! w7 f" ^) @/ d' \# ~ 一位英基诺的妇女在信中写道:“当你抽出时间写信表示感谢时,对方会是多么震动和感激呀!”她是来信表达这种感受的人之一。 $ @9 ]1 A' s# Z& o) n6 K/ c
5 C" a1 C* B7 {+ ^& r# C
作家先间接援引了一个消息提供者的话,接着直接引用了马丁在一篇专栏文章中的话:“只有忘思负义者和蠢人才认为感谢信是过时的东西。”“只要还存在互赠礼物,相邀聚会,只要这个世界还有善良,感谢信就依然存在。”
, _# T5 H- ]" G9 X3 t' Z 上面所用的技巧,直接引文跟在意义解释之后,是新闻中惯用的。首先介绍一下谈话者要说些什么,然后直接5;用他的话,“根据……”是导人意释策略最简单的方法。 ( U, s; w; [- @* }% \: b
结尾。人物报道一般遵循一条线索,先是直线式通读下来,最后以一个装饰性的段落结尾,一个简要的概括,与开头遥相呼应,或引用重要人物的一句让人铭记的话。凯雷曼在一篇写关于工厂秘书的文章中,援引了权威费奈尔的话作为结尾:
0 p, z* S6 N3 K A
9 f& v. T9 m' e0 p4 W “我看到一个广告,招聘一名掌握会财务工作、预测学、软件包装、社交广泛、速记及其他秘书技能的秘书”,费奈尔说,“年薪7000美元,这是个让人吃惊的数目。”
0 _. \. z9 O- X: { 7 N, P1 E( J+ \: }
在结尾处能统率全篇的引言被称作“无可争辩的结论”,有经验的记者总在寻觅这种重磅炸弹式的结尾。 . j( m! @" b1 Z' T& t$ F- W- y% i
修改文章时,力求使文字更富有神韵,追求一种风趣幽默的风格,因此,要特别费心思选择词汇。有生气的语言会使读者思维活跃,尽可能使用最强烈最精确的动词,删掉所有不必要的副词和形容词。 # [, e( p1 e2 V* u" H
在寄文章的时候,你还需附一封封面短信,在信封上简洁地写明:“内封文章,希望适宜发表。”就足够了。 - \0 \3 Z- g9 B, ^; Q( ^
还要遵循稿件格式,将你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写在第一页的左上角,在右上角写明大约的字数,在稿纸中部三分之一处写上文章题目及作者姓名。 ! B: o$ |6 q+ n7 A" b
下一页的左上角写上你的名字,其下是文章题目。右上角标明页数。 M8 h' z% Q, N& J
如果你采访了所有的对象,认真研究了背景资料,着重强调人们感兴趣的角度,并以才智和文风将这些有机地融合,那么你的文章就有可能获得发表,你甚至还可以从编辑那里得到支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