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关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3|回复: 7

小说写作指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5-2 13:27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以坛为家II

    81

    主题

    179

    回帖

    749

    积分

    书库警部

    积分
    749
    UID
    2005
    元宝
    3001 个
    金币
    680 枚
    热度
    108 ℃
    魅力
    -74 点
    贡献值
    64 点
    玫瑰
    2 朵

    终身成就勋章书库精英勋章论坛建设者勋章论坛原创勋章书库灌水勋章书库元老勋章论坛支持者勋章书库管理团队

    QQ
    发表于 2010-6-29 00: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本帖最后由 zjbdbd110 于 2010-6-29 00:32 编辑 2 O) A, k. q3 h" ]

    1 C; t, ]% _  _0 U1 K  ?' G; o, w一初学写作指南 2 |/ M& T8 t  p* X
    a、对于初学者来说,要避免语病、废话、过分夸张地描写或语气。首先追求通顺,用最少的文字把意思表达清楚,这是基本功,但不少人就是忽略了这一点。还没有学会走路,别着急跑步。   Z  I9 i" I  c" J  T
    b、文字基本功扎实了,开始追求修辞、语言的味道(幽默、细腻、诡异、平实等等,更具自己的性格和作品需要来确定风格)。文字风格方面,个人不太喜欢贫嘴和故意模仿,这样只能表明作者的肤浅。   ?2 x5 C( g8 ^
    c、故事背景要明确??科幻是发生在虚拟的时空背景下的,但是不能胡来,设定阶级结构、法律道德、人际关系等软环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只有合理的社会背景才能使故事看起来真实可信。科幻小说是社会小说,不是童话。
    " c; o; I. a( fd、人物性格要鲜明??你必须清楚自己笔下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赋予其复杂的性格??要有优点,缺点也不可少,不要脸谱化平面化,否则人物是“活”不起来的。
    & k- O7 ^0 h  Y: z9 Ge、情节的内在逻辑??“性格决定命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些技巧很多作家都很善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故事即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4 m* y! A0 x/ l
    f、开篇和结尾??开篇切忌大段介绍背景或者理论。对于初学者来说,开门见山最好。把背景介绍拆开来,接着情节推进逐渐介绍,这样别人开起来就不会太累。如果要玩花样,可以借鉴《红楼梦》黛玉见宝玉那一段是怎么吊读者胃口的。结尾有几种:出人意料、意犹未尽、适可而止。
    ; L+ ~) b% c' T2 S4 B5 p1 j9 [g、对话??对话的用处有两种:述说和描写。述说,是指介绍背景、交代情节、介绍事物人物。描写,是通过对话来反映人物的性格、情绪、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决定其行为方式,这是设计对话的时候必须注意到的逻辑问题。
    # O) Q3 w+ L" V+ s7 G1 xh、场景??场景包括了建筑、风景和人群描写,嘿嘿。场景介绍必须符合情节的需要,或者是情节要求必须说明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周围人群状态,或者是为了渲染烘托气氛。作者应当投入地去设想故事中的环境是怎样的,如果作者自己都不清楚,是不能让读者看明白的。好作者就像导游一样,带领读者四下游览,处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就能看出作者是否将心静下来投入自己的故事中了,写得不投入,莫怪读得没感觉。
    # E3 @7 b5 Y- ~6 Si、细节??写字毕竟不是拍电影,总不能把每个细节都“拍摄”下来。精心设计的细节,或许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或者一个很细微的场景描写,就像画龙点睛一样,省时省力,事半功倍。怎么做到虚实相承,合理留白,这就要在不断地练笔中慢慢领悟了。
    ' H3 W; [' T" R$ |* a' Qj、构思??科幻小说很注重构思,也就是科幻内核的质量。但我这里的构思指的范畴更广泛一点,即以什么角度去表达主题。写小说的人那么多,几乎所有的的大题材??爱情、亲情、战争、友情??都被写过了,那么我们这些后来者只能想办法,看能否以一个新的角度去讲述故事,能否将一个古老的题材写出新意。 2 p3 o5 \: s# @8 y6 v+ p
    k、文以载道??即作品的思想内涵。不必非要直白赤裸地将你要表达的意思用一句说出来,那样反而入了下乘。其实,从选材、情节设计、人物设定和细节描写上就可以看出作者本身的用意。作品中作者不能大发感慨,或者表达出过于强烈的倾向,判断的权力属于读者,你把什么话都说完了,读者就没事干了。和美术相比,文学是一种互动性更强的艺术形式,必须要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判断的空间。而这也就是文字的美感所在。 " C( ?5 z3 E  A1 t
    2 c0 ]- s0 p, H/ j1 b! J
    二写作大纲 0 j7 r( e6 F. @: R4 k
    大纲指南 . K" I* M$ ?5 B) Q% ?
      新手最常出现的偏差 ) ~7 {3 N9 a: K% w1 q5 \
      说明:
    # {. t/ A3 n$ ]1 k+ t  这些道理编辑都知道。但根据我的经验,很多作者确实还不知道。
    & h; F1 b; w  r, ~- B! w. f  下面说的,有些是常识,有些就是我的一家之言。凡是诸位看着不顺眼的,就是我的“胡说”。肯定会有编辑跟我观点不同甚至相反,我认为这是好事。 ' O' I; {8 t! i9 j6 C/ O& e# `
      新手最常出现的偏差有如下几种:
    + Y5 H: s/ A. ^  1. 投“裸稿”
    5 s6 @/ c8 s* @7 i1 R+ g  y1 y2 B# V/ u  2. 设想编辑会花费2-3天读完陌生投稿
    6 o- [; Z( E4 ?9 C) ~  3. “后面写得好”
    ! T+ T6 a" J$ a: J# _  4. 人物基本是“无事忙” & ]: i8 `. {  Z& m! r) C7 z3 y; w
      5. 文字粗糙
    ) ]" V  V$ u; {+ r  6. 构思不成熟就动笔 " L( ^8 g7 t/ A) K/ n
      7. “只认名家和熟人”
    " P* Q5 i: a. N8 ?  下面分别说一说。
    ; I% o: o9 g0 g/ H7 h& D  投裸稿
    * P  o0 n  O) F  “裸稿”指的是只有小说正文的稿件。
    4 j7 d3 {; a- {- P7 j3 ]6 [- ~# P9 M7 u  编辑首先是个读者,也有普通读者的坏习惯。我在书店里看陌生作者的小说,先看书名和封面,引起我的兴趣了,才会拿起来翻一翻,看看开头。如果不能勾起我进一步的兴趣,立即放回书架。
    2 T4 J  h# k2 _) h+ N  我看到很多读者也是这样的。 * a, N$ H6 b! m* R4 G
      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出版者想了一些办法:
    # u4 N6 C5 b1 O9 N# P  1. 把最刺激的(感官的,心智的)语言挑几句印在封面上;
    . L/ [# |0 Z' k" a! y% X: c2 @  2. 把故事梗概的前三分之二印在封底; 8 k& T3 x/ s2 v, p) ?
      3. 把读者可能认可的评论者的佳评印在封面或者封底。 + [/ J4 |* B  E6 N7 _: c
      所以,我对陌生投稿者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投裸稿。 ( I! [2 L; ~% v: L/ U. Y% ^
      你的投稿,除了小说正文之外,还至少应该有以下要素: 6 [% p/ U, i$ y: \0 M  o
      1. 通联方式。 0 u, Q2 e- b. H: W3 d! h
      2. 200-800字的内容梗概。(内容梗概怎么写,后面详谈) 4 V) R1 F; y$ U: {6 ?8 w! d
      3. 把你写的最好的几句(段)摘出来(很多人跟我说,全篇都好。呵呵,一听到这话,我就会感觉这作者没有鉴赏力。莎剧和红楼梦尚不能称“全篇都好”呢)
    & ~" m, S$ D3 ^  X" }, M' @  4. 开篇一定要夺目
    6 [2 W9 M$ M% y% y3 ?6 L  设想编辑会花费2-3天读完陌生投稿
    0 F- w6 O' z( k9 r  我经常接到作者投来若干万字的小说稿,过2-3天后,就来询问是否读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小说极为吸引读者,恰好编辑这几天有空。99%的投稿,我都是只看了内容梗概和开头,不对自己的口味,就放弃了。
    ( @! l- v! I8 E, l  “后面写得好”
    ( n) x8 O8 C; S9 [. v  投稿者问我阅读感受的时候,我有时候会说:“开头不够吸引人。”有些投稿者会说:“后面写得好。”
    6 [' }4 J! A- f% H9 n) _  我们都不能在书店里拉着丢弃书的读者告诉他:“后面写得好。”
    & k, U" B  M1 U" m7 v5 k' `  开头不好怎么办?很简单,重写。 2 s& o  E" X. f# S  d8 V
      柏拉图写《理想国》,据说开头改了99次;密切尔写《飘》,开头改了十几次;《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托尔斯泰也是数易其稿。还有人跟我说:“我这么着已经很不错了啊!”我回答他的是:“一个人长得1.90米的个头,确实挺高的啊,但要去NBA打球,似乎还不够。”
    ) `6 J. v0 x7 S, w. @  人物基本是“无事忙”
    7 K& G2 i" v  q. _! N& p  事件对于人物的意义,每个人评价不同。有些人看来十分刺激、百分新奇、千分复杂、万分重要的事情,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却寡淡、寻常、简单、无谓。在这样的读者看来,很多小说的主人公基本就是“无事忙”。 % G" l: I3 g7 s/ h# v
      比这稍好一点,是主人公在忙活若干件小事,比如做生意吧,今天签了个一万块的单子,明天签了个八千块的单子,后天又找了两个助手…… 8 z! |7 l* E# o, j7 H* O! _. N
      有人跟我说:这就是生活啊!《红楼梦》不就是这么写的么? ) M- M8 C) c3 M6 M' a' d" ^0 U
      是,这就是生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劳民伤财去了解这种生活。 4 @! H6 n6 ^# u: w) c5 w( n; o( Y5 v
      《红楼梦》MS是这么写的,曹公“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几乎每一个句子都耐得住咂摸,时见曹公自创的句法。不看故事,就单为其文字,我也愿意买一本经常看看。
    6 }' D. @( i9 [5 x" D# x* r( d) B  文字粗糙 9 G! W# `7 V! Q
      我相信我能分辨“文字粗糙”与“文笔粗粝”的区别。一个相貌粗豪的剧中人,登上舞台之前,仍须极为细心地化装,以达到那样的效果。王国维说李后主“粗头乱服”,不掩国色。呵呵,作词有李后主水平的又有几人? ! \1 b4 T9 e4 `0 t- f6 _
      特别要说明的是,有些作者文风细腻婉约,但文字仍然非常粗糙,读起来有碜牙之感。
    : ^2 ]. f# f0 f3 U  这就好比是,一个姑娘没有化妆就出去见人,还穿着睡衣! $ c, z' G/ r0 J
      一般情况下,见要人之前,还是应该穿上正式衣服,精心化妆。
    3 n( m( {& m2 S& v  除非你对结果无所谓。
    % Y, u. \6 [% H, _4 E9 @* ?$ K3 j  构思不成熟就动笔
    2 H$ A5 G& O  k: ]  Y/ K! z1 ]1 n  故事与人物关系、人物命运没有考虑清楚就开始动笔写下去,试图在写作过程中寻找灵感——天才如金庸者,也不敢采取这个办法。 # E+ r- w" O& |: m" [1 }9 K
      如果不怕白写,这样也未尝不可——只当是练笔。
    & P+ t% [0 @( J  如果小说稿被出版机构看中,但又需要大力修改,岂不是很麻烦?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写一个3000字的故事大纲,把基本的核心故事情节写定,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能有所表现,然后跟出版机构的编辑协商修改——改3000字的大纲总比改十几、几十万字的小说容易多了。
    9 d$ J$ J1 V* E' }# Z  当然,编辑审读起来也容易。:) 6 I, z1 M# t- H/ J5 u7 b
      “我画了一个图表,先将金庸笔下所有女主角的外貌及性格都详细列出来,非常的费劲,但异常的有趣。”——这是亦舒做过的研究。 ' q/ y$ u# b2 D" G7 i9 o$ J
      “只认名家和熟人” * {7 v0 t! _$ c9 k- R2 }; N8 ^
      这个误解也很常见。
    - Y* E" {4 k  s3 W8 i  在优质稿源方面,几乎所有的编辑在任何时刻都处于饥渴状态。
      |1 w/ J* U* r( d$ G1 x  我不会因为不认识作者就不看投稿。密切尔在《飘》出版之前,罗林在《哈里波特》出版之前,都不曾出版过小说。 ; w8 W' j! S# p( b
      作者要找欣赏他的编辑。甲之熊掌乙之砒霜,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 ^' d7 R9 {3 b# M; g
      如果不认识编辑,投稿者可以到书店去,找5本跟你的小说类似的书,记下出版社和编辑的名字,直接联系他即可。 ) K' r# M: z2 F- z# B
      “没有类似的。” * ^5 M+ R) P0 e! D- M
      “把类放大。” % ?5 D) j" e) g/ b5 _- L" A3 i
      “还是没有类似的。”
    : D& Z$ N: ?, t7 |4 x  “太好了,你找我吧!”
    4 ]$ u5 v9 H% u* m* r0 L  关于故事梗概
    6 ~: @0 {' @7 T+ G  U, o  千万不要指望编辑在不知道故事梗概的前提下会阅读全稿。有人说“我不会写故事梗概”,我心的话,这都不会,那趁早别玩儿文字了。如果还想继续玩,就必须学会写故事梗概。故事梗概要达到如下目标:
    - o3 T1 \% {" _% c  (1) 说明人物的姓名、性别、身份、年龄、外貌、性格与气质特点。
    8 E6 y# B  G& M5 U% D/ u& d( c) y  (2) 说清主人公要干什么事情(发财、升官、复仇、争霸、结婚等)。凡是一号主人公干坏事的小说,我一概不看。虽说好坏难言,我们也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式:请把自己代入故事,假定你要做这个事情,问一下你最尊敬或者最亲密的五个人(从父母、配偶、姐妹、兄弟、师友中选),如果有三个人赞成,就算是好事。根据这个规则,小说《教父》中迈克做的,就算是好事了。
      U, Q4 m  a% d" v% S3 p  (3) 说清楚主人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及困难所在。举例:男一号要取得“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以获得校花的爱情。困难在于,校花本人也参赛,不但实力超强,而且争胜心超超强,仇视任何打败她的人。 & Q, B: n* R, z9 O! p" j2 z
      (4) 说明事件的结果。有“虎头蛇尾”这个成语,估计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事情。 0 o0 P" ~% I: q% z- S
      故事梗概的常见偏差 9 ?$ ]5 r, M  M) K
      (1) 流水账。
    ' P+ m4 D$ y. I* s8 R  (2) 说概念,谈感觉,看不出故事。
    ; U6 ?4 l3 C" L- @0 O& X  (3) 情节线叙述不清晰,看不出主人公行为的逻辑。 : b  P6 F  H  x) X
      (4) 文理不通。写者要么不够认真,要么文字功底不够。我不认为一个不认真对待自己笔下文字的人能写出10万字的好书来。
    4 B8 g$ G5 s5 j' Z  l6 c  常见的具体问题。
    * g: n% |- a6 U- u/ r+ @  从“故事、人物、语言、结构”四个方面来考察。特别说明:在任何一方面有极为突出的天才表现的,其他方面的缺点都可能被读者忽视。   m8 a  c2 [$ a- y. _
      故事: 0 |  W& z$ B1 e% ~9 e9 v
      主人公不知道在忙活些啥。这个是我看到的最多的问题。 9 s* @; [# z/ [' J, d. f  ^
      主人公干的不是好事。 / g0 b3 l" h' u2 H. x9 O) O0 E
      故事老套。
    1 j2 N9 I: _; Q$ V# s  故事零碎。 + `% s: Z& d4 M* X$ H4 [
      事件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 ( ?5 U; \% E$ R! z. e. O" W
      情节缺乏刺激的力度。现代人心,要么护着好几层的甲,要么长了好厚的茧子,用抓挠搔根本就没感觉,要用快刀扎刺砍斫。 9 s- w( J# _; [# u
      人物:
    # C& y; J+ Q( W& v$ j9 |- K  人物平庸,没有明显的特点。 ( }( X4 W1 V' a* H7 f* T* ^- ?
      主要人物的境遇与感情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同情。 / p* a4 \  c  O
      一号主人公过于消极,次要人物过于积极,戏份与光芒盖过主要人物。
    4 T; r; f( l. v4 T9 e( v  人物雷同:自我雷同;与他人雷同。
    $ A% i! d0 ?$ E; \' Y  人物关系太简单。 ; ]% `: J! q% x" f
      人物关系说服力不够。
    ( m" c9 p: `2 v! U" a& {  语言: & M) k- a. V& \% _$ m
      语言花拳绣腿,形容词特多。舞文弄墨实在是行文的大忌。
      F) Q2 f! z( W4 q  单纯搞笑。除了搞笑之外没啥说头。 & `; t5 h# j$ ]( p* m5 T; Z
      貌似高深,其实晦涩而空洞。 : V) L5 S" C  E
      粗口、秽语与*语显多。
    $ n2 v: A% k. X9 l& N) n% w% `( k  语言太过平淡、直白。
    + ?% V6 T2 M$ Q' T/ Y  生造。 " w' `# s4 X5 Q7 L, C. [4 }) Q( A
      结构: ! q5 ~# Z% U& m/ z* m) m
      开头长篇大论,议论并不高明。 1 ]# K" \. b' \7 n; {1 P. a# k
      开头长篇写景,写法并无创新。 . q& K! X4 ?# G  T
      故事线索不断变向,前后脱节。 6 I8 }% Z) ^8 Z9 ?  R- t& q7 _
      故事没有高潮,没有关键时刻或者焦点时刻。 $ G0 {2 \; K# g# Z$ ?, F  _
      虎头蛇尾。   I' f% n% B8 v6 V  z
      篇幅太短或者太长。单行本小说的字数,一般在12-25万字之间。 0 j8 {' y- K# N3 f$ D5 |

    4 R3 I* @  s% q+ f5 C9 z( n/ F, {0 C6 z+ \& {
    六网络小说与创作 $ N6 v$ ~' p6 Z2 o. \
    一、读者的角度
    5 J  r' T' v, V) N/ M$ I「我很高兴与普通读者意见一致;因为,在所有那些微妙高论和鸿博教条之后,诗坛的荣誉桂冠,最终还得取决于未经文学偏见污染的读者们的常识。」 : B# M5 [4 Q" f" ^3 S5 f9 q2 ?
    ──约翰生博士 " |  d# p! Q& w
    「普通读者不同于批评家和学者,他是为了个人的兴趣而阅读,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见解。一切都是本能的指引。」 ) s. a* I* ], V0 ?
    ──维吉尼亚?伍尔芙
    ! ?2 O: F8 }- M. W. E普通读者的多数意见,往往是声音最小,却也是力量最大的。他们不见得会发表什么高论,却会静静地做出判断与选择。他们虽然不发言,却也是他们养活了书籍的作者与出版商。掌握他们的心理,尤其他们多数人的心理,是大众小说作者的梦想,也是绝大多数小说作者所无法忽视的课题。 8 m& C/ d- }: L
    关于掌握其心理的部分,我打算另开专着来说明个人的看法,在此,仅想就自己对网络小说的一些观察,提出一些我观察到的现象与感想。
    , h" m4 B) h+ }% _$ z) j' B首先,网络上的作者似乎是值得同情的一群,由于大部分的读者就算读了,也没有发表响应的习惯,因此他们往往并没有获知自己作品影响力的管道。这与公开贩售的作品有显著不同,公开贩售的作品,至少还可以由销售量而推知反应,而网络作者却不可能。事实上,网络作品会引起热烈讨论者,除了少数在联机故事板引起众多共鸣的成功作品外,大多数分类小说板的作品,都陷在这种困境里面。能够形成讨论串的,反而是作品中有问题被人家抓到而引发争辩的情形比较常见。 & o; T' ^: c) e5 T5 t: A
    是因为写得不够好吗?也不能这样说。要求读者响应内容丰富的评论,比请他们花钱买书也许都还要难些,就算对联机故事板那种信箱被灌爆的成功作品而言,真正认真对它们做评论写感想的读者仍然是珍贵且罕有的,这点相信不会有太多人反对。 . i/ q: t( W% N$ x5 @
    然而,这却是读者的权利,他们肯花时间看,就不错啦!
    7 C( L$ i4 N( q2 n% z于是,我在认知这点后,进一步观察之,又发现一点:作品中有没有问题,被抓到与否,虽说在网上会掀起一阵波澜,却也会很快地消灭,大多数读者所重视的,其实仍然是直觉与感性,「故事好不好看?」是他们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其它的训诂与考证,故事合不合理矛不矛盾,倒是次要的东西。这种现象,虽也有些读者曾经提出,可是由于他们并没有对它详申论的时间与精力,故往往被当成灌水文章砍去,这是很可惜的一点。 3 y1 Y" S  x( r' H  F2 j9 S. s; R
    参与争论的人反而是小众! , }5 C8 X8 b  X' V. a* S1 v
    当我决定为这个结论大声疾呼的同时,其实内心的冲击是很大的,因为我也是小众,可是我却没有办法阻止自己去相信:这的确是个事实。习惯于我们板上生态,习惯于目前模式的讨论者们哪!你可知道,自己不知不觉已陷入了一种小众的思考模式吗?
    ( R6 ], L  s- W如果一个作者想走大众的路线,我所想到的唯一方法,是跳脱争论与过多考证,将自己的精力更多用来接触大众化的书市、书籍、与媒体,然后尽可能以冷静的眼光,让自己成为读者,并做更多的观察。这会比争论、挑错、以及单纯地闭门造小说更来得有意义些。
    2 G% A7 Y% w4 {然而,这却不是作者的唯一一条路,至少对于我们板上许多作者而言,都不是的。另一条新而宽广的大道,正开展在我们眼前。
    3 L0 I  e' f6 H  b$ T7 _  g: e二、作者的角度 ; V* t8 _2 q" `" R
    野火,还在延烧。 1 D, U/ w/ A+ e; u
    不过,精金却也是在烈火中熬炼而成。
    1 C# ~8 S; m/ |2 ?- b: ~以下的讨论,尝试由作者的角度来看问题,通篇论述,以一种旁观者的笔调为主,将作者的类型稍作分类。当然,没有任何一位真正的作者会完完全全属于某种类型,就跟没有一种真实气体是理想气体一样,但是,理想气体理论的价值并不因此减损,同样,将作者归类为几种范型来讨论,对本篇而言也有必要。
    : z5 k1 u! {: U1 t& _4 j2 m  q且让我们以一种在网上不可忽视的作者类型为开始:基本上,他们拥有「创作本身即为其最高价值」的崇高理念,除此以外,他们也注重资料的正确性、故事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并拥有对矛盾现象强烈敏感的逻辑性。于奇幻文学,这类声音以要求军事情节合乎现实,及要求魔法世界设定体系完整无缺陷为主;于科幻小说,则以具有相当科学背景,对小说中的科学叙述在意的人最具代表性。 ' L6 ~! n- b6 Q9 a8 b, F
    这类作者,投注相当多的心力于自身的创作,外力很难影响或打断;作品的细节描述在他们而言,往往十分重要,甚至是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对别人的期望或许严苛,对自己的作品却也会要求,那些没有要求自己,而被人抓到毛病的例子,通常只是因为他们当时没有想到,而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自我要求。也因此,对这类作者而言,针对故事细节与背景知识反复讨论,绝不是浪费时间,反倒是实现其理想的必经过程。 / K; }% J5 ?! D5 X7 v8 f- k- s
    某些人对他们心态小众化、以及闭门造小说的指控,其实是很不公平的。相反,他们往往是乐于提供意见、资料,且积极参与讨论的。然而,这些指控虽不公平,却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实况──这类讨论,的确有逐渐局限于小众的事实,不过却与这类作者的心态无关,而是现实上的不得已所致。
    ( O+ b# s" S8 z)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今天一个网友到了板上,提出一个精华区中已经讨论到烂的老问题,大家一定会请他先上精华区去看看;如果这位网友不但懒得去看,还进一步放言高论的话,只怕就会成为众人另眼相待的对象。读者或其它作者与这类作者的互动也与此类似,他们的确懂得很多(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知识与所付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这不仅与年龄无关,甚至与天份的关系也不大,与他们互动,让我学会了谦卑自己),懂得多照理讲会很吃香,事实上却不尽然,因为其它人未必习惯他们那种深入的讨论与严格的要求,就算能够适应,也难免因为背景知识较弱,而成为遭到另眼相待的对象(已经讨论无数次的老问题,还要一再解释,是很容易让人丧失耐心的)。
    # f( W& G( Y2 M. _6 Q在此我想做个小结。第一类注重细节、合理性,且以创作本身为最高目的的作者们,一般而言,并没有打算小众化,只是因为讨论内容的专业化而自然成为小众;他们也不是闭门造小说,只是门槛太高,让其它人以为他们把门关上了而已。交流,对他们而言仍是重要的,且是被渴望的,只是想加入其讨论圈必须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罢了。
    ; ^0 i, m3 S' J( F1 \9 A小众化、闭门造小说之类的评语,由「读者的角度」来看,的确可能是真实且深刻的,但由其它的角度观察,却未必如此。
    6 m) t/ Z$ s8 c5 T! E# C接下来谈第二类作者,他们与第一类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创作本身即为其最高价值」,也有非常不同的地方,因为对他们而言,藉文字展现作者的生命,是远比资料正确或情节合理来得重要的。
    : W  Y* L0 l- e1 t9 g( T5 q: h# }2 S" o这类的创作者,与其说是有系统地在创作,倒不如说是以一种直觉的、天赋的才能来展现自我。由这类作品中,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是很容易的,这也是我觉得第二类作品往往比第一类更接近大众文本的主因,虽然因为个人的观点与喜好不同,切入的角度也殊异,但普遍的人性却是同一的,能共鸣的。所以,虽然作者的本意是表现本身的生命,却仍有感动他人之能力。 4 `' f# r7 O& O  t) n
    简而言之,一部近乎纯粹的第二类作品,感动别人的机会是比第一类作品要来得大的;但相对而言,由于着重的地方与第一类作者有显著不同,它的故事也可能是有矛盾的,较有瑕疵的。
    3 q) F1 g. b3 }+ j在理念上,许多人对第二类作者的评价的确比较高,认为他们是自由的、奔放的、有创意的( 连我自己也习于这样认为);可是在实务上,这类作品被人所下的评语有时却也是艰涩的、看不懂的,或说客气一点:「是只有某类人会喜欢的」。问题在哪儿?就在于这类作品强烈的个人性。
    " t1 j% e+ F  e- Y且容我举例说明,比方说一个醉心于魔法世界设定的人,由于个人的兴趣,他直觉地花了极长的篇幅来描述他的设定,且对自己的设定过程极其享受,然而在作品本文中活用其设定的部分却很少,就可能给人这种感觉。又或者一个企图写出宏大科幻架空世界的作者,因为对希腊著名史家希罗多德的个人偏好(注一),乃决定先巨细靡遗地描写各星球各种族的文化特性与科技,洋洋洒洒数十万言以后才开始故事核心所要写的星际战争,也可能造成类似的结果。更常见到的,则是将自身的思想与经历投射到故事主角的行动上,通篇充满了个人独白及内心的挣扎与纠葛,偏偏,这些花了极大篇幅写出来的内容,又"刚刚好" 是大多数人不感兴趣的(这种 "刚刚好" ,发生的机率只怕还不会太低),那就难免不为读者所喜了。这种由于强烈的个人化而产生的小众文本,可能让他们在「闭门造小说」这一点上展现出比第一类更强烈的倾向(尽管凡事总有例外)。   v  q  R! ~: e# C
    不过,是否为读者所喜,对他们而言却是不重要的。置身内心创作狂热的驱动力当中,在创作本身即终极目标的崇高理念大旗引领下,一切的负面因素,都变得微不足道了。(注二)此外,许多世界文学名著,的确在这种创作理念下诞生,也是一件不容否认的事实。
    6 _+ H. M& i" u最后附带提一下,第一类与第二类作者在网上的可能纷争,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第一类作者所认为最重要的,对第二类来说只是次要的东西,当第一类作者尝试对第二类作评论或建议的时候,就可能引发「你管得也未免太多」之类的反弹。相对的,第二类作者也可能对第一类作品的人物生动性颇有微词,认为他们的作品只不过是资料的堆积而欠缺生命。不过,由于第二类作者明显的自我,也使他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并不具备主动讨论的欲望,也比较少攻击性,这是一体的两面。对一、二类作者来说,尽管当双方情绪上来的时候,仍然可能在板上或双方信箱中杀得腥风血雨,但这些对其创作生命却不会构成致命性的打击,因为旁人的反应本来就不是他们最重要的目标。
      G+ P; M0 T/ Z6 ?走笔至此,该是稍作歇息与沉淀的时候。下一回,我将尝试讨论第三种类型,据个人观察,这也是网上最普遍的一型。 $ [$ N0 J1 f$ z6 {# R/ i3 R7 g
    注一、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就是先花了许多篇幅描写波斯与亚非各地的风土文化,然后才开始叙述主题:波斯─希腊战争。
    " `) b3 C$ {/ _9 Y& H注二、本文所举的例子,为免引起误会,已经尽可能地避开与网上已知作品类似的范型,如果尚有类似雷同之处,还请见谅。
    7 W+ X# y; d, O. E" E0 N
    % A* T- p" u" f/ J1 d$ q(1)读小说的契约关系
    9 C5 u  _/ o' V$ N2 F由於武侠小说的发展有好一段历史:就我读到的理论,可以上溯到《水浒传》,所以人们在读武侠小说时,都有一个惯性的期望:「我读武侠小说就是要看到这样的!」而写武侠小说的作者(有自我定位者),都又意识到他在写的是武侠小说,所以也会把武侠该有的元素(或说读者习惯看到的元素)写进去。可以说,当作者清楚地意识到我在写某类型的小说时,就等於跟读者定下一种契约:作者、读者心中都有一把尺,有若干无形的规则他们要遵守且习惯。 8 w- r; X/ [3 i; H$ l2 B
    奇幻小说,还有其他类型的小说也是同样道理。
    ( Q# o% p0 g; @7 Z(2)器物成标志
    : ~2 q+ R1 h9 M1 D- D( b: c不知从何开始,器物成为小说人物的一种标志。(有一说是为了应付竞争性强的大众小说发展,以特殊器物标榜人物成为风气。)如玄铁剑之於杨过、风华刀之於兰斯洛(原谅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例子>_<,不过这也很惊典啦~)唔.......还有........光轮两千之於哈利波特?(已经更新成火闪电啦!) 龙气剑之於素还真?井中月之於寇仲……。圣衣之於圣斗士~~这个算吗?(例子真多,小叶子用msn跟网友讨论出不只这些) 1 M/ Z6 H0 |; F2 i' v2 f. m9 X0 h
    总之,以现况看来,角色们拿着名牌刀剑、魔法器具蔚为风行。(君不见那些什麽东东,都是上古名剑啦~或者是那个铸剑大师制作的?) 0 I* L$ q3 t1 _5 ?. T
    以上,虽然我把这个现象说成拜名牌,但以其作用来说,看到器物、听到器物的名称就想到器物的主人,真的是件方便的事。
    5 ]6 M9 |+ x- }# W! z其他还有某角色特有的绝招,拥有的坐骑(赤兔马~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啊等,都会起同样作用。 " M  X9 [' `, `% Q; P+ c: i0 g' l
    (3)创造环境 ' }! z7 n1 I) ~0 L$ H6 q* x
    个人理解,侠的行动要得以实行,必须要有个反抗的对象,甚至环境在,这样行侠才有理由──有理由使用暴力。就如同「师出无名」的道理一样,行侠如果没有正当(或者表面上理所当然)的理由,拿能称之为「行侠」? . M4 n. c3 V' A
    从这个观点来看,和《水浒》的「逼上梁山」来比对,可以发现这个“逼”字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小有高俅这位反派逼害忠良,大至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致。「落草为寇」本来是不合法,做的事也不是什麽好事,但一经「反抗对象」的设置後,本来不好的事便变为想当然尔,甚至还可以树立「替天行道」的大旗。环境、反抗对象的设定得宜让本来负面的事(暴力、杀人越货等)有了变质,这一点和武侠的特色是相通的。(嗯……以奇幻来说,用魔法轰人也是暴力^^) - A6 ?9 k. R9 ?6 }* \
    总之,除非你以当*人为宗旨,不需要使用暴力的理由外,角色的行动都要有合理的理由的。
    8 Z7 M' l& p" K% U+ ?4 _他为什麽会这麽做?逼不得以?为了自保?……其他如一些以收集美女为宗旨的小说的话,就可以换成:他为什麽会打架?因为敌人抢他老婆、因为他看上了敌人的女人、因为要英雄救美钓mm……。不安排一些会有mm出场的环境给这种角色的话,他就收集不到美女。这些都是同样道理。 3 Q; D( {4 {6 |( ?/ k3 l2 R: ]
    说到这里,我们下面讨论小说常见到的人物手法:
    , y1 K! B' ]0 v, u(4)人物的对立 ; T* A& S3 G) t- f
    这个道理很简单:有英雄就有*雄、小人。有主角就有敌人。没有对立、冲突那来剧情?所以,如果要写一个侠客的英雄行为,要他们路见不平、为民出害,在武侠小说常见到的一种手法是,把敌人(不管是大条的还是杂卒……)尽量贬低,以突显英雄。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无恶不做的贵族高官(或恶霸)欺负主角……。以奇幻小说最显着的例子,应该就是那什麽代表邪恶的「大魔王」的存在吧? 2 X( G" K1 Y) Y1 a: I
    进阶一点,比较高级的:我个人认为是已经脱离了上一段强压落(欺负)的状况。可以设计一些立场不同啦、或关念不同之类的。如两人所效忠的主人不同、分属不同阵营,还有正邪之分等。这时就会出现差异,突显出主角的特色了。
    ' J  ]6 q8 A7 T" \) r& P& s8 n这些都是我的小见解。一家之言,不足尽信。如果有不足的,期望大家补上来吧!
    + B0 A) r) `/ s% C" O/ d; A; H' o(5)描写的技巧:你是在写照片还是在写剧情? " b8 s9 t: p1 H- N& f
    我们经常看到一种写法,某某女角出场时,作者会用很多形容词套在她身上,什麽眼若繁星、肤白胜雪,从头到脚洋洋洒洒两三百字,可是写完後我们什麽都没看到,还是不明白到底这人长什麽样子? 9 _$ U& J3 R2 b; q) _. u% Z9 V
    我不敢说我的方法是最好的,但我们可以拿别人的作品来看看: - E  o; {( P6 ?+ q) n, q( t
    ------
    8 T4 c) O. T& M7 N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6 R$ x9 S% R  t# C------ . V( y1 \+ Q* ^% j- @
    这段文字中,看不出来这少女长什麽样子,眼大眼小、脸尖脸圆、身高体重、胸围腰围都看不出来,只知道她穿着一件白纱,皮肤也白,长相好像有点漂亮。再过几段,我们看到这样的形容:
    7 u8 t' u3 z3 f6 i) v------
    1 M: k) a" H2 m7 d" X3 W4 @只觉这少女清丽秀雅,莫可逼视,神色间却是冰冷淡漠,当真是洁若冰雪,也是冷若冰雪,实不知她是喜是怒,是愁是乐? ( p0 v$ u# [/ ^
    ------ " T7 X% R: F' H, I' b: E
    好,我们还是不知道这少女长什麽样子,不过我们却多了一个印象,这少女不太爱搭理人,脸上也冷冷的没什麽表情,我认识的漂亮妹妹好像都是这样的(还是看到我才变这样?)。每个人多少都认识一两个会带给别人这种感觉的朋友吧?於是这少女的形象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H+ P& s  O2 t4 |- T7 G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少女是谁了吧?後面的情节我就不再照章转贴了,简单的说,是一个小孩把他在外面受的委屈诉说出来,然後利用老女仆的热情以对反衬出这少女的冷眼旁观,而以这少女「说话斯文,但语气中自有一股威严,教人难以违抗。」点出她的身份气度,相信大家都会「看到」一名高贵、有教养的少女下令仆人把那突然闯入家里的野孩子送回去。以她的个性、她的身份、当时的情况,不接受这野孩子留在家里也是可以谅解的。
    / D, f- R! ]4 e# W6 j5 E4 i# Q这个叫做剧情。 # n& o* `* _+ ]* c' r/ O9 m
    看到没?我们还是不知道这少女眼大眼小、脸尖脸圆、身高体重、胸围腰围,但一个鲜活的形象却直接从文字中浮现出来,每个人心目中的少女形象都不一样,但又何必一样?作者的工作,只是要告诉读者这个角色是这样的个性、这样的想法,所以他或她遇到事情会有那样的反应、那样的处理。不同性格的人物交互参杂,遇到同一件事情时的情感差异,再以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这就是读小说的乐趣。
    - F' z9 I9 l4 ^( p8 g与其花偌大功夫去描写角色的外表长相,让每个读者都看到一模一样的照片,倒不如以简单几笔勾勒出角色的线条,其余细节留给读者在自己的心里塑造,毕竟如果读者想看照片,直接拿张照片来看是不是比较快?
    : n% Q0 ]- L* N% i2 H+ ?$ {(6)人物的心理活动
    - \) \% i/ z: C* t; I' H. _关於人物的心理活动,各家都有各家的写法,优裂难定。
    ! x, o! [) K5 t, |* z/ d
    4 N9 f9 E" Q( q( u+ o9 j0 m3 Q就我个人的看法,人物的心理活动大致有分“简”、“繁”(情状侧写)、“带入”、“台词”......当然这分法不见得够健全,不过就先请大家将就听我说说吧! ; J- P$ f  w! c
    简:就是把事实陈述出来而已。
    , a" K3 R' t" A* J  }例:A感到很伤心,掩面而走。 9 U( X+ n* U) h% O2 z& C
    就这样,简简单单,我们只知道人物伤心,至於怎麽个伤心法要让人去想像。
    9 H6 y1 T  H  F% P繁:多作情状的叙述。一为在上头“简”文後面,加上一些侧写。二为纯侧写。 $ T8 w2 s/ X1 J& t6 u% H
    例1:A感到很伤心,脸色突地煞白,身子抖了一下。接着他「哇」地一声,掩面而走。(形式1) $ {" |3 v2 p6 f8 @8 o
    例2:A的脸色突地煞白,身子抖了一下,接着他「哇」地一声,掩面而走。(形式2:纯侧写。没写出A很“伤心”,但看了行文後,读者大都能猜出他在伤心。)
    ( g7 M- i: b  c  m4 m6 |代入:我觉得这个分类会和“繁”部分,甚至“台词“重叠,不过还是把它分出来了,希望大家看了不要混乱。代入,就是说把人物的心理活动用语气的方式写出来。其方式有很多种:
    1 ^" G8 Y) t& l) L方式1:「可恶!被骗了!」A狠狠地把帽子一摔,猛地站起。 2 Y7 G( |" j. z. F" [; C# _& {; x" K/ m
    方式2:可恶!被骗了!A狠狠地把帽子一摔,猛地站起。
    0 u6 x% R8 ]# V7 L- |6 C2 t: ?) ?方式3:A狠狠地把帽子一摔,猛地站起,心中恶道:可恶!被骗了! 4 M9 D: \- ^9 v3 C: w
    (没办法,书上是这麽分类的~~我照掰
    - |) k/ s5 @4 V/ ^- l$ @台词:还是会和上面的“代入”重叠。大家将就一看吧!(分类本来就不怎麽好分了)台词就是用「......」(不管是说出来的话还是内心话)来表达内心活动。目前我见到的形式有两种:
    * H' R* }- t3 r  _( Y- \$ Q形式1:「奇怪,怎麽会这样?难道是(以下省略)......?或者是(以下省略)....?」(←人物内心的思考)A想着想着走到湖边。
    $ w, X) D- \7 }1 O这一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把人物的思考模式清楚的呈现出来,但坏处就是太白了。(我个人认为)人物的思考不见得每每都能用几句话一语道尽的。不过用来让人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确有其方便之处。 " \9 j+ S, F9 C6 z' {6 |2 c9 t; R( [
    形式2: ) {8 [5 y/ t; p( C& B
    A冷冷地瞪着B扬长而去,良久良久...。 9 F' L" x- \7 k3 Z/ T! Z
    「贼子赶尔!」 8 F8 `& Z  d; P) y7 q$ t& U9 Z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 U8 ]: r# `7 M8 ^4 S
    这一种方式,人物讲出的话短短几句而已。不过如果能和当时的情境配合的话,也可以把人物的情绪表现出来。所谓“尽不在言中”,我个人把它戏称为“关键句”
    ; \# z8 `9 m8 E+ A好了,以上都是我粗略的分类。其实一部小说里,是不可能只采用上述单一类别的技巧的。上述的技巧可以交叉组合使用,至於怎麽组合运用,这就看作者多功力了。 . U5 R1 r+ }8 }- D+ \
    (7)不同写法的运用时机:文字的抑扬顿挫
    ( O2 F/ U% G/ ^# a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除了题材与创意之外,如何善用文字的节奏表现出剧情的张力,才是作者的真功夫。也是在众多题材类似的小说当中杀出重围、突显自己的唯一方法。
      N. W( j  N3 R0 K. g而语言与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题会文字的节奏,朗读作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常建议作者在写完稿子後拿起来念一遍,不但要念,还要念出声。我自己在校稿时也是边念边改,有时还要加上动作,俨然自己就是剧中人物一般,所以常常被人用奇怪的眼光「关切」。 4 {- b1 @/ a/ p) |
    照章念稿,可以抓出字句不通顺处,也可以更体会出你笔下的人物在对话、动作方面是否合理连贯。能抓住节奏,读者在看文时不会那麽累,自然就更能耐心的看完你的作品,也更能融入故事情节当中。
    * i# S! q! H/ k+ r! I) V- G举个例子: 3 M( g& j+ p* F5 g
    -----
    ! m  J8 _+ m8 I( H- A6 J强龙站在门外,手上拿着地头蛇寄来的挑战书,心里感到十分激动,不由得大声说道:「可恶的东西!枉费我栽培你那麽久,今天你不但不知感恩,反出我龙门帮不说,还敢指名跟我挑战?你是活腻了不成?来人啊!抬我的刀来!」 - R( `8 X& Z  S9 S
    -----
    0 q, a/ ^  G1 J* N9 U这是很平?直?的写法,文字没有什麽节奏,读来的口感也是一般。 ( q  Q8 S4 B, i/ ]0 N' [/ K
    ----- ) O5 X+ S. r$ ?, ~* w4 e$ ]
    「可恶的东西!」 . O  W3 G+ `+ X, G( A* g7 g
    强龙站在门外,手上拿着地头蛇寄来的挑战书,心里感到十分激动,不由得自言自语:「枉费我栽培你那麽久,今天你不但不知感恩,反出我龙门帮不说,还敢指名跟我挑战?你是活腻了不成?」 ! ^+ U2 b/ S/ y9 b, a4 k
    怒气难以抑制,强龙大声吩咐:「来人啊!抬我的刀来!」 ; j2 b9 h$ }; u1 T! u; C  c
    -----
    . F$ W7 i- R, ], v# V. k上面这段文字分成三段,情感也分成爆发->反抑->再爆发三阶段,节奏就出来了。 $ a8 u' N6 |  g0 C# k- @
    -----   [  r2 E+ Y# H" p
    强龙站在门外,手上拿着地头蛇寄来的信,心中微微感到好奇。
    3 n0 b; {/ i8 Z% p「这家伙,既然已经反出龙门帮,还写信回来做什麽?难道他又想回头吗?」 : }' i# T/ s- p3 [' _' l5 ~
    带着一脸疑惑的神情,强龙拆信展读,越看越怒,眼睛渐渐睁得跟铜铃一般。
    2 V; e5 y6 T* h$ @  Y3 Y3 v好个地头蛇!枉费自己栽培他那麽久,他不但不知感恩,居然还敢寄挑战书过来指名挑战!他是活腻了不成? $ d' T! ^2 ?9 k: J: Q. j5 Y/ R) R
    强龙忍不住大喝:「来人啊!抬我的刀来!」 ; D0 F- B; i2 m% C4 N" x( P
    ----- % {) q" [6 a1 @" c9 m$ j
    这又是另外一种写法,虽然还是第三人称,但透过视角的转换,可以让读者的眼光跟着剧中人物的角度旋转,一面推演剧情一面引动读者跟着剧中人物行动思考,自然也就更能让读者产生身历其境的感觉。 % K9 ]. ]3 M9 f: y& ]' v. O
    至於哪一种方式比较好,其实没有一定的规范,我认为对於能让人产生代入感的主角不如多用第三种写法,把「作者第三人全知」的观点转成主角的视点,这样更能让读者有代入感,但不重要的配角或过场情节就以第一或第二种方式交代过即可,以免耗费太多篇幅而打乱了剧情的节奏。
    ' e* v* Q5 t7 @0 D' }  `+ e2 k4 i' O$ L能利用文字的节奏加强剧情的节奏,对作品有加分的效果,再配合善用标点与分段,你在掌控文字这方面的基本功力就显现出来了,至於作品受不受欢迎,那就只剩下题材的问题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5-2 13:27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以坛为家II

    81

    主题

    179

    回帖

    749

    积分

    书库警部

    积分
    749
    UID
    2005
    元宝
    3001 个
    金币
    680 枚
    热度
    108 ℃
    魅力
    -74 点
    贡献值
    64 点
    玫瑰
    2 朵

    终身成就勋章书库精英勋章论坛建设者勋章论坛原创勋章书库灌水勋章书库元老勋章论坛支持者勋章书库管理团队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00: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很长,我挑了一些重点的语段给大家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5-2 13:27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以坛为家II

    81

    主题

    179

    回帖

    749

    积分

    书库警部

    积分
    749
    UID
    2005
    元宝
    3001 个
    金币
    680 枚
    热度
    108 ℃
    魅力
    -74 点
    贡献值
    64 点
    玫瑰
    2 朵

    终身成就勋章书库精英勋章论坛建设者勋章论坛原创勋章书库灌水勋章书库元老勋章论坛支持者勋章书库管理团队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00: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些举例,我觉的很普通所以没选,见谅!
    5 K* G  X/ U* C% c* X' \' y3 @
    2 k( C/ x" f) E5 `1 q5 m12点半了,好困啊。{:13_497:}回来再传完整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4-20 19:39
  • 签到天数: 260 天

    [LV.8]以坛为家I

    837

    主题

    1604

    回帖

    1万

    积分

    书库警视长

    超级无敌的论坛老大

    积分
    14901
    UID
    1
    元宝
    5037 个
    金币
    17939 枚
    热度
    1431 ℃
    魅力
    2114 点
    贡献值
    5216 点
    玫瑰
    98 朵

    终身成就勋章书库精英勋章书库管理团队

    发表于 2010-6-29 12: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14_557:}# q3 F) [, W' r" J- M
    7 g0 S9 ~. q3 u5 Y2 `2 }1 Z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0-12-29 13:24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12

    主题

    143

    回帖

    778

    积分

    铁杆推理迷

    积分
    778
    UID
    2461
    元宝
    1327 个
    金币
    268 枚
    热度
    17 ℃
    魅力
    1011 点
    贡献值
    3 点
    玫瑰
    0 朵
    QQ
    发表于 2010-7-11 13: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用  ,辛苦了哦{:13_49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1 23:33
  • 签到天数: 23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

    主题

    38

    回帖

    19

    积分

    名侦探柯南

    积分
    19
    UID
    1203
    元宝
    1608 个
    金币
    577 枚
    热度
    4 ℃
    魅力
    0 点
    贡献值
    0 点
    玫瑰
    0 朵
    发表于 2010-7-12 13: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14_519:}很有帮助,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关闭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推理书库

    GMT+8, 2025-4-30 16:06 , Processed in 0.14937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