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林若平的推理擂台(一)
1.
“艺术诠释这个议题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诠释艺术作品?换句话说,在理解作品时,我们需要考量什么脉络?这个脉络限制了作品的解读。在诠释方法中,哲学家主要考量两种模型:原初脉络论以及现代脉络论。”
天河大学文学院的一所教室里,回荡着女学生有条不紊的嗓音。
时间是晚上七点半,教室的长桌围绕着九个人,以若平为首,左右两边各有四名学生。
这是哲学研究所硕博合开的课,由若平所开设,课名为“艺术哲学专题:诠释理论”,主要探究艺术作品的诠释方法论。今次的课堂由博士生一年级的徐恺茵负责报告一篇英文文献,此时每个人手上拿着恺茵分发的报告大纲,专心地聆听。
“原初脉络论有多种变形,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真实意向主义,简称意向主义。这个立场主张,作品意义取决于作者成功实现的意向,因此作品必须依据作者的真实意向来诠释。”恺茵口齿清晰地说。
恺茵是哲学所难得一见的才貌兼备的博士生。以若平的经验看来,哲学所不像语言所或历史所,常常出现许多花枝招展的美女,反而常见到一些其貌不扬的怪人,而且男性居多。只能说这符合了一般大众对哲学的刻板印象:念哲学的都是疯子。但恺茵却是个异数。
“另有一种价值最大化理论,此种立场主张,作品允许任何与文本相容的诠释,但必须奠基在作品创作当时语言使用习惯及文学惯例的限制下。在这个限制下,任何文本所能承载的作品意义,都是合法的诠释,其中能呈现最大价值的才是最好的诠释。”
恺茵的美不是艳美,甚至严格说,她不能算是美女,顶多是面貌干净整洁。所谓相由心生,她所呈现出来的是优雅的知性美。她仿佛是哲学对智慧追求的具象化,而她本身对于衣着的打扮也毫不含糊。她的存在太过显眼了,这点可以从以下证据得到证明:在场的七名男生,至少有五名的眼神从手上的大纲不断飘到恺茵身上,而且还散发出不寻常的邪气;至于剩下的两名,是同性恋。
若平只能在心中摇头。这群年轻人!
“我反对意向主义,我认为价值最大化理论才是正确的。”
原本应该要报告大纲的恺茵此刻竟然插入了个人意见。通常口头报告只要求学生报告文献的大意,并不要求提供自己的想法。因为光是整理文献大意就很累人了,何况还要针对困难的内容评论。一般学生根本做不来。
但恺茵不是一般人。
“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若平问,“你不觉得依照作者的想法诠释才是最合理的?”
“若平老师,所以你是个真实意向主义者?”
“呃……应该算吧。”研究相关理论不代表自己会有确定的立场。
“我知道你平常会将自己的探案经历写成小说出版,我有你全部的着作。”
“真的?真是感谢你的支持。”
他跟恺茵其实并不熟,在这堂课之外恺茵只修过他另一堂课,那是上学期的事,而他们彼此之间几乎没有闲聊过。因此他听到恺茵买过他的着作时,颇感讶异。
“身为作者,你一定很厌恶评论家对你的作品做出不恰当的解读吧?”
“唔,这是当然。”对于恺茵很自然地使用“你”而非“您”对师长说话,若平倒也不以为意。
“我拜读过你的新作《无名之女》,以文学分类而言,这部作品有paranoid fiction①的成分。但我大胆猜测,你在撰写此书时,心中并没有这样的意向,完全是巧合造成。”
若平此刻心中的讶异已经攀升到最高点了。“没错,你怎么知道?”他不记得在哪里透露过这件事。
“我猜你是先设计好诡计,而这个诡计正好有paranoid fiction的特色,因此绝不会是你先有书写paranoid的意向,才想出那样的诡计。”
“你说得没错。”
“但是,你其实希望评论家在诠释作品时,能够将paranoid的解读考虑进来,因为你很喜欢这个元素。”
“怎么说呢?”
“从你最近发表的作品,你不断反复使用这个元素。应该是在《无名之女》后,你才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如果你喜欢这个元素,你会希望评论家在诠释《无名之女》时,排除掉这个元素的解读吗?我想应该不会吧。毕竟将其纳入解读,才能将这部作品的价值最大化,这应该也是你乐见的。如此一来,你那意向主义者的立场就崩塌了。当然,你可以主张不同版本的意向主义,这在之后的文献会提到,但说服力却较弱。”
“我无话可说。”若平苦笑,一边压抑着心中止不住的惊愕。
这名女孩,不但亮眼,还十分聪明。
那当然了,她可是哲学所入学考试有史以来拿到最高分的学生。
2.
八点半下课后,若平跟学生在教室讨论了一些问题,等他回到位于三楼的研究室时,已经八点四十五分了。
研究室在楼梯旁第二间,第一间则是哲学系主任李敬承教授的,他常留到很晚,不过此时房间是暗的。
楼梯旁有一扇门可以通到外面的广大平台,即二楼房顶。平常有烟瘾的教授都会走到那里去抽烟。
若平进了研究室,带上门,瘫坐在沙发上。
休息了一阵后,他坐到电脑前,打算把一些琐事处理完毕便返家休息。
他瞄到桌上的《无名之女》,突然想到恺茵。
想起来,还真的都没有调查过她的来历。他只记得她在上学期那堂课表现很优异,水准远远超过其他博士生。隐约记得听别的教授提过,恺茵初中曾跳级过,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已经拿了一个哲学硕士的学位,但不知何故没有留在美国深造,反而回到这个穷乡僻壤攻读博士。
原来恺茵是他的书迷……想都没想过。
这时他突然感到空气有些不流通,于是站起身将身后的三扇百叶窗全拉开,并将左侧墙角一扇狭长的外推式窗户推开,冷冽的空气流了进来,外头的平台隐约可见。
就在若平重新坐下、打开Outlook要收发邮件时,有人敲门。
“请进。”
门打开来,是恺茵。
若平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今天的她。
她穿着一件黑色小西装,收腰、短身的设计显露出苗条的身材;小西装底下是白色的宽领打底衫;下身则搭配黑色紧身裤以及棕色短靴。她右肩悬着一个银色金属肩背包,右手搭在肩前。
“嗨。”若平说。
“我是来交报告的。”
“报告?你刚刚不是给我了?”他指的是那份大纲。
“我另外写了一份。”
“多写一份?”
“这份主要是我的意见。”
“恺茵,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的,这堂课的要求没这么多呀。”
“无所谓,没花我太多时间。”
“好吧,你放在那边的桌上就可以了。”
恺茵往前走了一步,顺手将门带上,然后将报告放在门边的长桌。她站着凝望若平,那头侧盘发散发出一股不对称的温婉。
“……门不必带上,”若平说,“可能要麻烦你打开一下。”
单独与女学生在研究室,绝对要将门打开,这是基本的礼貌。恺茵不知道吗?
“我有些话想对若平老师说。”恺茵不为所动。
状况有些古怪。若平原本想开口问,但决定还是先开门。他离开书桌,走向房门。恺茵挪动脚步,挡在他面前。
她矮他一点,身高约一百六十公分吧。
她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但眼神底下却似乎又有些什么。
“恺茵,你——”
下一瞬间的事让若平措手不及。
恺茵突然向前环抱住他,他顿时迷失在她浓密的发丛中。
她的手臂有一股温暖,让那拥抱蕴生着美感,好像想要紧抓住不愿失去的事物,弥漫着难以言喻的感动。
他想说话,但她身上的那股淡香麻痹了话语。
“我第一眼见到你时就喜欢上你了。”她说。
他的心跳加快,可以感觉到全身热了起来。
“等等。”
若平抓住她的肩,将她缓缓推开来。他向后退。
“我们不该这样。”
“你不喜欢我吗?”
“不是。”
“当我的男朋友。我知道你单身。”
“你……你怎么知道?”
“每天晚上都在学校自助餐厅吃饭的人,怎么可能有交往对象?”
“学校餐厅?我没看见你。”
“我在隔壁餐厅。”
“你在观察我?”
“算不上,只是关注。你不愿跟我交往吗?”
“听着,我们现在是师生关系,不适合。”
“那是迂腐的传统观念,男女恋爱应该是自由的。”
“我们就是住在这样迂腐的环境里。”
“如果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你就会答应?”
若平突然觉得自己无法承受她的眼神。
“你是学校最年轻的教授,现在才三十岁,我们只差了六岁。”
“不是那个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
“你该走了,我要把门打开。”他说。
“等等,”她举手制止他,专注地凝视着,“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说完最后一件事,我就走。”
他微微叹了口气,“请说。”
“可以吻我吗?”她的表情依旧很平静。
他看着她,突然觉得自己的意识活动在瞬间中止,整个世界寂静无声,仿佛声音从来不曾存在过。
那冻结的时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听见自己冰冷的声音说:“抱歉,不行。”
她凝望他好一会儿,宛若有一世纪之久,才说:“我知道了。晚安!”
女孩转身,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若平站在原地,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顿觉夜凉如冰。
3.
隔天中午,若平在研究室吃完午餐,休息的空当,脑中浮现恺茵的影像。
接着,他想到另一名女人。
曾经有一名女人在他的生命中绽放出火花,他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但终因许多令人遗憾的因素而分开。
他望着书架上的《尼罗河魅影之谜》。因为这件异国之案,两人才有机会相遇,但缘分已尽,人事已非。
自此之后,虽然与几名女子萍水相逢,却都没有机会发展。他已经独自一人许久了。
现在恺茵……
沉思之际,室内电话响了。
“喂?”
“林若平?”听起来是个男人,好像故意压低声音。
“是的。”
“我知道你昨晚干了什么事。”
“什么?”
“别装傻,我知道你做了什么,我都拍下来了。”
“……你是谁?”
“准备好三百万,汇到我指定的账户,晚点会通知你,现在先让你有时间准备。”
“等等,把事情说清楚,你到底是谁?”
对方笑了一声,有点粗嘎的嗓音,“我怎么可能告诉你,我正在勒索你啊。你跟学生乱搞的照片一发出去,不身败名裂也难,懂了吗?”
“也许你在说谎。”
“我有照片,信不信随你,反正曝光是你的事,赶快去准备钱吧。你破了那么多案子,应该很有钱。”
电话挂断了。他握着话筒,全身冻结。
怎么会变成这样?
冷静下来。
若平拿起手机,找到恺茵的号码,拨号。
没人接。
可恶!
看了一眼时间,下午的课已经快开始,他快迟到了。
只能先去上课再回来处理。他必须保持冷静。
若平调整呼吸,喝了杯水稳定情绪,走出房间。
上课期间他整个人心神不宁,甚至有点恍神,好不容易撑到下课,他火速回到研究室。
查了一下通话显示,并没有未接电话,对方还没打来。
他坐下来,觉得肌肉紧绷。
没多久后,电话突然响了。他深吸一口气,拿起话筒。
“是林若平吗?”对方的声音混浊不清。
……变声器?
“我是。”
“你在电脑前吗?”
“当然,你——”
“照我的话做就对了。进到你的学校信箱。”
“信箱?你想做什么?”
“先照着我的话做,你不会有损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对方语气有一股冷静式的悚栗。若平决定先照做。
“学校信箱吗?等我一下。”他点开网页,输入账号密码,“进去了。”
“有没有看到一封信?主旨‘照片’。”
“有。”这封信是最新的一封。他瞄了一下收件时间,半小时前。
“把附件打开来。”
那封信旁边有一个回形针图案,表示有附件。若平打开信件,发现内文有一个不明网址,但他暂且没理会,先点开附件。是一张照片。
他整个人僵住了。
照片中有两个人,一男一女。一开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再看第二眼、第三眼后,他不得不信。
男的是他,女的是恺茵。两人拥抱在一起,地点就在这里。
“看到了吗?”神秘客说,“你应该认得照片上的画面吧?”
“……你有什么目的?”
“这张照片……只要寄给天河大学的高层,并且流通到网络上,你的教授职位恐怕不保。”
“如果你要钱,我不可能傻到给你的,勒索是永无止尽的。”
“即使照片曝光也在所不惜?你会身败名裂。”
“这又不是在床上的照片,没严重到那程度。”
对方干笑了一声,听起来像是地狱的怪物,“你确定吗?你也知道媒体编故事的功力。照片一旦曝光,不要说你的学术地位,恐怕就连侦探事业都会毁于一旦。”
“这还很难说。”
“所以公布无所谓?我也会寄给记者。”
若平沉默了一阵,“你要三百万,对吧?”
“不,我改变心意了。”
“什么?那你到底要什么?请直接说清楚吧,我没有时间跟你打哑谜。”
“信里有一个网址,你应该有看到吧?点过去。”
若平照做了,出现一个网页,斗大的标题写着“推理擂台”。稍稍浏览一遍,是某个电视台的节目介绍。
“我要你去参加这个比赛,”对方说,“只准赢,不许输,否则就公布照片。”
“你没弄错吧?这是益智节目,我并不擅长猜谜。”
“这不是一般的益智节目,挑战的题目是以推理谜题为主,这是你最行的。”
“你把我想得太厉害了。”
“省掉借口吧,自己看着办,如果挑战成功,我会再跟你联络,失败的话,你就自求多福。对了,一旦我发现警方介入,会立刻公布照片。”
连话都来不及回,对方就切断通话。
若平在原地僵滞,事件发生得太突然,根本没时间消化。
怎么会变成这样?
他压住躁动的心情,拿起桌上的手机。
当他听到对方的声音时,微微吸了口气。
“喂?若平老师?你刚刚有打来?”恺茵问。她的嗓音依旧很沉稳。背景是许多嘈杂的声响,可能是在学校的餐厅吧。
他回答前稍微调整了呼息,“你现在可以说话吗?”
“可以,请说。”
“今天我收到一封e-mail,附件是一张照片,”若平停顿了一下,“是昨晚……我们两人的照片。”
“……所以呢?”她的语气相当平淡,似乎没有任何讶异之情。
“你是不是设计我?”
一阵停顿,仿佛有一世纪之久。然后她笑了,轻笑,“设计你?当然没有,那不是我的风格。”
“我并没有在开玩笑,你怎么解释这张照片?”
语气又恢复冷漠,“我真的不知道。对方怎么说?”
“你真的不知道吗?你说谎。”
“你失去冷静了。”
“不,我没有。”不,她说对了。他心里清楚得很。
“……我过去找你。”
“你究竟知不知道这件事?我问最后一次。”
“我不知道。但我可以过去找你——”
“我们现在不适合见面,除了上课的时候。我也不应该跟你说太久。”他切断通话。
静心一阵后,他把关键照片点开来仔细看。
拍照者很准确地抓住了两人拥抱的冻结点,因此画面上的一切都非常清晰。虽然没有拍到两人的脸孔正面,但也足够辨识出身份了;况且,从旁边的摆设也可以看出是若平的研究室。
从大小跟画质来看,这张照片不像是手机照,应该是来自数码相机。接下来的问题是,拍照者从哪个角度拍摄的?
答案非常明显。若平的研究室是正方形,房门与窗户刚好分别在面对面的墙上,而办公桌摆在窗前,他平常都是背对窗户、面对房门。以他坐在办公桌的角度而言,房门在对面那扇墙的最左边,办公桌也是偏左摆放;他背后那道墙上有三扇窗,正中央是一扇大型的落地窗,左右两边各有一扇狭长型的小窗,三扇窗都附有百叶窗帘,左右两扇窗可外推。从照片的角度来判断,拍照者是透过最左侧那扇窗户拍摄的。
若平起身,转身面对窗户,将三扇窗的百叶窗拉开,仔细审视。三扇窗目前是紧闭的。
没记错的话,昨晚下课回到这里后,因为觉得有些闷热,他推开了左边的窗户。勒索者应该就是从那里拍照,因此他拍到的是若平的右侧和恺茵的左侧。
恺茵到底有没有设计他?
沉思半晌,叹了口气,若平转身回到电脑前。
敲门声突然响起。
“请进。”若平头也不抬地说。
门没有动。
“请进。”若平又说了一次。
还是没有反应。
他站起身,离开书桌,走到门前,把门打开。
外头没人,走廊上也没人。
搞什么?
也许是敲错了吧。他关上门,重新回到桌前坐下。
他仔细检查对方寄来的那封信。寄件者名称是kjh,很有可能只是随便乱打的,如果是姓名的罗马拼音简写那也太冒险了;寄件地址是一个免费信箱,可能也是为了寄信而申请的。
没有任何线索。
他又看了照片一眼。当时的自己脑中究竟在想什么呢?无论如何,为了避嫌,近期最好不要跟恺茵单独接触。
他把照片缩到工具列,然后打开“推理擂台”的网址,开始阅读。
推理擂台是一个已经播出二十集的电视节目,从第一集以来收视率节节上升,已经成为热门的益智节目。它的运作方式是先在官网上进行初选,参赛者进入网页后可开始一连串的初选题目答题,填写完答案后送出。主办单位将依答题成绩取出前五名上节目,进行复赛与决赛。复赛采取抢答积分制,分数依题目难度而有不同,最终将取前两名进行决赛。
首奖奖金三百万。
若平又叹了一口气,然后发现最近自己一直在叹气。
他打开初选网页,稍微浏览了一下题目。大部分都是那种IQ测验或者推理谜题书的题目,难度都不高,但也掺杂了一些较有挑战性的题目,以制造鉴别度。全部都是选择题,似乎是一送出答案立刻就能知道成绩。
真的要做这些题目吗?
看来是别无选择了。
4.
“有什么事吗,哥?你难得会打来耶。”羽婕说。
“说得我好像不关心你似的。”若平说。
“我不是这个意思啦,嘻嘻。”
“你应该还没睡吧?怕吵到你。”
“没有啦,正在跟室友聊天。”
“我想问你,知道推理擂台这个电视节目吗?”
“知道啊!最近很红不是吗?噢,差点忘了你从来不看电视。”
“就是因为不看电视才问你。我查了一下资料,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人拿到三百万的最高额奖金。”
“是呀,不但分数要领先所有参赛者,积分还必须要达到一百以上才行,而且越后面的题目越难。目前最高纪录是八十六分,是台北一名叫王龙的大学生,听说IQ高达160。”
“IQ160才拿到八十六分?看来题目真的很难。”
“主要是决赛的题目相当有挑战性,这名学生也只答对了三题而已。但你别小看,实际上这已经是称霸全台的成绩了。一般人可能连通过初赛都有困难。”
“题目内容应该是随时在变动的吧?”
“当然,不会重复使用。”
“我可能会参加这个节目。”
若平可以听见对方惊愕的叫声,他也听到羽婕的室友慌张地问:“发生什么事了?”
“没事啦,你们去忙,我在跟我哥讲话……喂?”
“我在。”
“哥,你没搞错吧?你干吗去参加?”
“说来话长,现在不好说清楚,我去台北录影前再告诉你。”
“什么时候录影啊?”
“没意外的话应该是下下个礼拜三。你有空跟我一起去吗?”
“下下个礼拜三?应该可以。”
“好,那你明天就打电话去报名录影。”
“OK,好像很好玩耶。”
“一点都不好玩。”
“哎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我会再跟你联络,到时再说。”
“你竟然会想要挑战这种东西……真不像你的风格,你一向很低调的。”
“情非得已。”
“有信心拿下三百万吗?这可是台湾地区电视节目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奖金耶!”
“老实说,没有,但没拿到我就死定了。”
“拿到奖金后,你要请我去南极旅游!我最近超迷企鹅的!”哲学家侦探的妹妹兴高采烈地说。
“那先这样,我还要忙,拜拜。”若平实在不敢给出承诺。
“这么匆忙就要挂了喔?唉,好吧,晚安。”
切断通话后,若平从通讯录找出一个久违的号码,拨了过去。
响了一阵后,一道爽朗的声音说:“若平,好久不见啊。”
“阪井,真的是好久不见了。”
阪井诚司是若平在雾影庄一案结识的日本私家侦探,后来两人在泰国再度携手合作(详见《芭提雅血咒》),也算是若平的老朋友了。
“还没回日本去吗?”
“这次停留比较久。找我有事吗?”
“有事想请教,你有没有认识很强的黑客?”
5.
三月二十二号是重要的日子,因为这是若平第一次到电视台录影。其实以他哲学家侦探的身份,有很多上电视接受访问的机会,但他全推掉了。就如羽婕所说,他是个很低调的人,顶多接受杂志的书面采访,并不喜欢在公众面前曝光。
一大早他便搭了火车,从花莲出发到台北,在台北车站与羽婕会合。
妹妹依旧留着一头亮眼的过肩长发,古典瓜子脸配上削瘦苗条的身材,具备令男人趋之若鹜的姣好外貌。她今天穿着一件白上衣,搭配黑丝袜与牛仔短裤,散发着成熟与知性美。
“越来越漂亮了喔。”若平说。他有一段时间没看到羽婕了。
“哪有!这样的穿着在台北算随便了耶。”
“这样还叫随便喔?真是无法想象。”
“这里可是台湾地区最时尚的地方啊。”
“嗯,电视台知道怎么去吧?”
“我都查好了,要搭地铁,走吧。”
半小时后,两人来到雄伟的“虹色”电视台大楼。外头一名高壮的男人看到若平,立刻走了过来。
“阪井,你已经到了啊。”若平向男人招手。
这位面容粗犷的私家侦探仍然是老样子,留着平头,无论何时唇间都咬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但他可是没有烟瘾的!此刻他两手插在衬衫外套的口袋内,目光锐利、精神奕奕。
“刚到而已。这是你妹妹吧?”
“你好,我叫羽婕。”羽婕微笑。
“果然是美女呢!你来日本一定会很受欢迎的。”
“真的吗?”
“当然,日本男人喜欢你这型的……这是我的名片。”
“没想到你也会来,”若平说,“万一比赛输了就在你面前丢脸了。”
“说什么!人刚好在台北,当然要顺便过来给你加油。”
“感谢。我们先进去再聊吧。”
进入大楼后,三人完成报到手续,便暂时在休息室等待。他们挑了角落的位置开始讨论事件状况。
关于这次为何要来参加节目的缘由,羽婕跟阪井都已经知道了。
“哥,万一等一下你想不出答案,我会打暗号给你的。”
“他可是哲学家侦探,应该没有想不出的问题。”阪井咬着烟笑道。
“你太夸张了,”若平苦笑,“就算是福尔摩斯也会有答不出来的问题。”
阪井正色道:“说真的,万一输了,你该怎么办?”
“我还不敢去想。”
“哥,你到底有没有信心赢过那个女——”
这时一道人影突然走近他们,若平抬头。他微微僵住了。
是恺茵。她维持一贯的侧盘发,穿着一件黑色修身小西装,搭配小脚牛仔裤以及高跟短靴,营造出修长双腿与高挑身段的印象。
“嗨,你们好。”她浅笑,微微挥动右手。
“嗨,”若平语气微弱地说,“恭喜你进入复赛。”
“也恭喜若平老师……这位是羽婕吧?那这位是……”
“我叫阪井诚司,是若平的老友,”阪井从皮夹中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恺茵,“请多指教。”
恺茵看了名片后,点点头,“若平老师的小说中有提过你,真是久仰大名。”
“不敢,我只是小角色而已。恺茵小姐今天有信心挺进决赛吗?”
“不挺进决赛的话,我就无法跟若平老师一决胜负了,”她微微一笑,“集合时间快到了,我先失陪。”
恺茵离开后,剩下的三人一片沉默。
没错,恺茵也报名参加了这场比赛。上礼拜收到参赛名单时,若平差点叫出声来。为什么恺茵也报名了?恺茵跟勒索者共谋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但是仔细一想……
“哥,你说你现在积分多少啦?”
“什么?”他回过神来。
“你的积分啊”
“三十六分。”
“初赛满分是多少?”阪井问。
“四十,我不小心写错两题。”
“没想到你也会写错,只是初赛不是吗?”日本侦探一脸不敢置信。
“人都会有精神不济的时候啊。”
“恺茵是满分,对吧?”羽婕说。
“嗯。”
“不愧是哲学系的高材生啊,”阪井取下口中的烟,“看来你要陷入苦战了。走吧,进摄影棚了。”
推理擂台的节目主持人是台湾地区的亮丽青春女星“兔子”,因喜欢戴兔耳帽而有了这个绰号,曾出过几张唱片,学历也不错,据说很喜欢看推理小说,可能因为这样才被找来主持这个动脑节目。
晋级复赛者,除了恺茵跟若平,另外三名似乎都是来自全台各地的大学生。
五人各自坐在抢答台上,盘踞在舞台左侧,面对着主持人。正对观众的则是大型屏幕,题目将在上头显示出来。
依照参赛编号,兔子介绍过三名大学生后,下一位是恺茵。
“恺茵是我们这次晋级复赛唯一拿到满分的,”简单说明恺茵的背景后,戴着兔耳帽的兔子说,“也是有史以来第二位初赛取得满分成绩的人。第一位是上次IQ号称有160、绰号‘天才’的王龙。可惜他说过要休息一阵子才会再参加。恺茵小姐,从求学以来,所有老师给你的评语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今天你也有信心在推理竞赛做出最优秀的表现吗?”
“我尽力而为。”
台下爆出一阵掌声还有欢呼。仔细一看,观众席上有一群黑衣男生在那里骚动,手上还摇晃着旗子。可能是恺茵的后援会吧?真不晓得打哪冒出来的。
“我们的下一位参赛者非常特别,”兔子说,“天河大学哲学系的林若平教授,也是知名的哲学家侦探!”
台下一阵骚动,若平还听到加油棒的声音,仔细一看,阪井手上竟然多了两支加油棒,羽婕则在一旁对他眨眼比大拇指。
“若平老师加油!”一群人呐喊。
羽婕后面坐了一堆天河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手上也都拿着加油棒,看来阪井的棒子应该是跟他们借的吧。上礼拜的节目尾声有预告这次的参赛者,这些人应该是看到讯息才报名参加的。
一定要把场面搞得这么高调吗?他在心中叹气。
“看来若平老师跟恺茵小姐的拥戴者数量都很惊人呀!今天势必会是一场激战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若平老师本人呢!真是年轻又斯文呀!”
“谢谢。”
“若平老师,您是有名的侦探,曾协助破获多起重大案件,来参加这个比赛是想再次向社会大众证明自己的推理能力吗?”
“绝对不是,事实上,会参加这次的比赛完全是个偶然,我也绝不是为了要挑战其他选手。”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都很讶异您会来参加呢。”
“呃,是为了写作的题材,你们也知道,写小说需要很多实际的经验,光凭空想很难写。”
“原来是为了写作!若平老师真是认真啊。那么对于初赛没有取得满分,您有什么话要说吗?我们都以为名侦探的解谜率应该是百分之百呀!”
这个主持人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多话?已经快受不了了。
“我不是神,所以当然会出错。”
兔子做出夸张的表情,“您的意思是说,恺茵小姐是神?”
观众席一阵骚动,黑衣男人帮大声欢呼。
“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是的。”
台下又是一阵疾呼。
“哦?怎么说呢?从哪种意义?”兔子问。
“身为她的老师,我很清楚她那优秀的思考能力,她的期末报告是我任教以来看过最杰出的。从初选得满分这一事实便可证明她的脑袋异于常人。”他没有转头看恺茵,因此不知道她脸上的表情。
“若平老师对恺茵很看重呢!看来今天会是这两名高手的大厮杀啦!啊,差点忘了还有你们三个……”
其他三名参赛者完全被当花瓶摆放了。就在若平烦恼这只兔子还要闹场多久时,对方终于笑眯眯地说:“各位一定很期待今天的比赛,那么比赛开始之前,我先为大家解说一下游戏规则。比赛采取抢答积分制。当我喊出‘推理擂台请出题’的口令后,屏幕会显示题目,先按抢答铃者便可先答题。若答对,便获得分数,每一道题的分数都会注明在题目上,依难度不同,分数也会不同,若答错,便由剩余的人重新抢答,但答对的话得分需减半。每次出题后或是有人答错后的两分钟内若无人抢答,便跳至下一个题目。回答时除了说出正确答案外,也需阐明解题过程,若答案正确但过程不符,由评审小组裁定结果。”
兔子简单介绍了评审阵容,小组由三人组成,坐在台上右侧的角落。屏幕好像也是由他们负责操控。
“比赛依照以上规定进行,遇下列三种状况时便结束比赛:(一)有连续两题无人答对;(二)有人的积分超过七十分;(三)总答题数超过十题。结束后,取最高分的前两位进入决赛!最后要补充的是,每张抢答台上都有纸笔可使用,也有电脑可以上网,但上网功能只能在决赛时利用,复赛是关闭的。OK,各位参赛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现场弥漫着蓄势待发的氛围。
兔子在台上做了一个双手指向屏幕的夸张动作,高声道:“现在正式宣布复赛开始!推理擂台,请出题!”
若平坐在抢答台上,以略微忐忑不安的心情望向屏幕。
复赛 谜题一 (4分)
有两个瓶子,一个五公升,一个三公升。若水能无限制供应,你怎么准确地得到四公升水?
几乎是题目显示出来的同一时间就有人按下抢答铃。
恺茵面前的灯闪着红光,是她按下的。
“太、太惊人的速度了,不到0.5秒啊?根本连题目都还来不及看完吧?”台下有人惊叹道。
“有趣。”阪井用力咬着嘴里那根未点燃的烟。
兔子似乎也傻住了,“呃,恺茵,请回答。哇塞,你也太快了吧。”
题目非常短,若平暗忖,其实一瞬间就可以读完,因为题目短所以先抢下先机,再利用后续的时间快速思考,这应该是她的战略吧。这个题目很简单,只要脑袋动得够快,是可以一边想一边解的。
恺茵一脸冷静,口齿清晰地说:“先将五公升的瓶子装满,倒进三公升瓶子;再将三公升瓶子的水倒光,将五公升瓶子中剩下两公升的水倒入三公升瓶子;将五公升水瓶再次装满,往三公升瓶子倒满,如此五公升瓶子便剩下四公升。”
兔子说:“听起来没问题呢!让我们来核对一下答案!”
屏幕上显示正确答案,与恺茵所说的一模一样,其实这题根本不需对答案便可知其正确性了。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掌声!
同为参赛者的其中一名大学生露出了懊恼的表情。这题不难,只是恺茵抢答的动作出乎意料地快。
“答对了!”兔子说,“这四分拿得真轻松啊!”
每个抢答台正面都有一个电子显示器,此时恺茵的分数从“40”变成了“44”。
“没关系,才一题而已,”阪井嗫嚅,“好戏才开始呢。”
下一个题目很快出现在屏幕上。
复赛 谜题二 (6分)
甲:“你有几个小孩?”
乙:“三个。”
甲:“他们几岁呢?”
乙:“三个孩子年龄相乘是36,年纪当然都是正整数。”
甲:“可以再给点提示吗?”
乙:“他们的年龄相加等于隔壁的门牌号码。”
甲(跑到隔壁看完门牌后):“再给点提示。”
乙:“最大的孩子在学钢琴。”
甲:“我知道了。”
试问孩子们的年龄?
“这题目看起来很难,”阪井说,“搞什么鬼嘛!”
“不,其实不会,”羽婕说,“一点都不难。这要比谁算得快了。”
这次没有人立刻按铃抢答,已经有人拿起笔在纸上沙沙写了起来。
若平奋笔疾书,这题目不难,对了,答案就是——
铃!
就在若平伸手要按铃时,无情的铃声先响了。
又是恺茵。
“请作答!”兔子说。
“答案是2、2、9。”
“可以解释一下理由吗?”
“相乘为36,由此可以找出八个数字组合;在这八个组合中只有两组数字相加后的结果相同,即1×6×6以及2×2×9,因此甲在看完门牌后无法确定;最后一个提示排除了前者,因此答案是后者。”
“我们来看看恺茵的答案对不对!”
屏幕上显示出正确答案,还附上表格便于理解。
具体解答见下表
“完全正确!”兔子说,“恺茵再得六分!”
现场又是一阵欢呼!
“这是数学题目吧?”阪井说,“不是说有推理题吗?”
“这也是推理啊!”羽婕答道,“非常有逻辑概念的数学题目,这种层次感很像埃勒里·奎因小说中的谜题。”
“我怎么觉得这很像是从科普书中抓出来的题目。”
“你说得没错。初赛跟复赛的题目都是从现有的智力测验题库或书籍中精选出来的,因此复赛才会关闭上网功能,以免参赛者在网络上找到答案。但决赛就不同了,全部都是主办单位精心制作的原创题目。”
“决赛开放上网功能要干吗?”
“有些题目可能需要专业知识或特定资讯才能解开。”
“原来如此。”
“初复赛没有太多门槛,只要脑袋够灵光便能通过,真正的挑战还是在决赛啊!”
“问题是若平在复赛就遇到苦战了。”
恺茵已经五十分了。若平觉得脑门被狠狠敲了一记。再这样下去,差不多就要game over了。
脑袋得要清醒一点!复赛都是一些数学推理题目,只要脑袋动快一点,很快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从第三题开始,若平终于发起狠来,全神贯注快速思考,总算扳回一城,拿下四分。
“太好了!”阪井挥动着加油棒,“就是这样!”
“哥,加油!”羽婕叫道。
复赛后半场是一阵激战,而且战斗的节奏相当快。恺茵的快攻战术让所有人都招架不住,若平在后面苦苦追赶,至于其他三名大学生全成了插花的角色,只有一人勉强抢到一题,其他两人分数都挂零。
战到第十题,复赛结束,恺茵总得分74,若平则是62,其他三人全被淘汰。
决赛将在下午展开,若平知道自己与恺茵的决战是免不了了。
“在第十题才破七十分,”羽婕说,“哥,你这样压制对方已经很了不起了。”
若平此刻和羽婕以及阪井在休息室吃着便当,现场还有其他观众,没看见恺茵,也许她在外面的平台用餐吧。他刚刚看到有些人拿着便当跑到外面去,那里有休息区。
“这样算了不起吗?”若平垂头丧气地说,“落后对方十二分。”
“那个有史以来最高分的‘天才’王龙,他的纪录是在第七题的时候破七十分,他输了一题后连对六题。换句话说,对手完全没有办法压制他。”
“所以,若平,”阪井说,“面对这么强的对手,你能让她在第十题才破七十分已经很惊人了。”
“谢谢你们的安慰,不过输十二分还是很难看。”
阪井把最后一口饭扒完,“唔,说真的,你那学生是怎么回事?哪里来的天才儿童啊?”
“她不是一般人。”
“要是她来当侦探,恐怕会威胁到你的侦探事业吧。”
“解题跟破案是两回事吧,”羽婕似乎有些不服气,“很会解题的人不见得会办案呀,前者只是纸上谈兵,后者还必须包括各种现场应变能力呢!我就不相信那个女生能侦破雾影庄或冰镜庄杀人事件。”
“羽婕,”若平说,“你可以称呼她恺茵,不用这么愤愤不平啦。”
“哼!怎么可以对她那么好。”
“羽婕,”阪井说,“你说那个‘天才’王龙的最终纪录是多少?”
“八十六分,他进决赛后连对三题,但之后连续两题无法答出,比赛就结束了。决赛是相当困难的,八十六分可说是相当惊人的成绩。”
“若平,你还有机会,”阪井说,“不到最后一刻别轻言放弃啊。”
“我没有放弃啊。”
“但你看起来没有斗志。”
“真的吗?我会振作一点的。”
用完餐后,若平与羽婕一同前往厕所。当他们走近位于长廊底部的化妆室时,隐约望见角落有一团黑影,那黑影突然裂成两半。
一男一女若无其事地从角落走出。
“那个女的是推理擂台的制作人。”羽婕小说地说。
“哦?是那个很有名的柴英冰吗?”
为了这次的活动,若平做了一些事前功课。柴英冰现年四十五岁,是知名的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人。她的节目培养出许多知名的艺人跟主持人,兔子即是一例。她的电视节目也相当多元,除了像推理擂台这样的益智节目外,也包括歌曲竞赛以及一般的综艺节目。
看得出来柴英冰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美女,虽然已经四十五岁了,仍然风韵犹存。她穿着一套黑色洋装,脚蹬高跟罗马鞋,搭配一头很有气势的长发,脸上一股威严的英气,不愧是有大制作人的风范。
旁边的男子身材高瘦,蓄着络腮胡,满头自然卷,就像通心面倾倒在头上一般。他穿着一条破烂的牛仔裤,脏兮兮的皮革外套,整体的姿态看起来有些猥琐。他斜眼睨着若平,然后高声说道:“唷!这不是我们的哲学家侦探吗?”
“这家伙是谁?”若平小声地问羽婕。
“我不知道耶。”
“你好,请问你是?”若平说。
“在下柳富源,我是《大人物》杂志的采访记者,今天也是观众之一,请多指教。”对方伸出右手。
若平望见对方多处指甲内藏有污垢,他勉为其难伸出手,虚弱地握了一下。
“刚刚的比赛很精彩呢,”柳富源笑道,露出一口黄牙,“不过看来名侦探遇上敌手了。”
“可不是吗?”若平悄悄将右手探到身后,在裤子上抹了几下。
“唷!女朋友这么正啊?教授果然不简单!身边都是美女呢!”柳富源看着羽婕,笑容十分诡异。
“这是我妹。”
“哦?是妹妹啊?哈哈,抱歉。”
“你少说点话,别给人家添麻烦了。”一旁的女人对柳富源使了个眼色,然后换上一脸亲切的微笑,“你们好,我是制作人柴英冰。林先生,很高兴你来参加比赛,有你这种人物上节目,收视率一定暴增。”女制作人咬字清晰得不可思议,说话姿态十分沉稳。
两人握了手,也交换了名片。这位电视节目制作人的氛围比柳富源干净许多。
“我跟富源曾经在同一个采访组工作过,”柴英冰说,“今天他应我之邀也来观看节目。”
“看到名侦探要上节目,谁不想来啊?”柳富源笑嘻嘻地说,“若平兄是天河大学的教授吧?”
“是的。”
“我采访过你们学校的教授呢。你有空也让我访问吧,我们杂志专访大人物。”
“你采访过谁?”若平没有直接答应,他其实并不想让对方采访。
“你们系上的李教授,应该是系主任吧?”他从口袋掏出一包烟。
“真的?我都不晓得。”
“这里禁烟,”柴英冰说,“要抽到外面去抽。你这老烟枪,都说几次了。”
“啊哈,抱歉。”他将烟放入嘴中。
这时羽婕拉着若平的衣袖,小声说:“我要先进去上了啦。”
“不好意思,耽搁你们的时间,”柴英冰微笑,“录影也快开始了,节目结束后再聊吧。”
“好的。”若平的膀胱其实也快爆炸了。
当他要走进洗手间时,无意间从长廊底部敞开的门望见外头一道人影。
是恺茵,她站在平台的围墙边,望着远方。
她的背影似乎隐藏了许多思绪。
6.
决赛时间到来,观众、参赛者、主持人还有评审小组全都就位。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兔子摇晃着兔耳朵说,“比赛终于来到白热化的阶段了,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决赛,由天河大学哲学系的林若平教授对决同系博士生徐恺茵。恺茵的得分是74,若平老师是62。我简单说明一下决赛的规则。决赛跟复赛的规定基本上大同小异,但答题时间增加为四分钟,并且没有答题数的限制,只要有人积分达到百分以上或连续两题无人答对便结束比赛。答题时除了说出答案,还必须陈述推理过程,若答案正确但推理过程有无法百分百吻合的状况,现场的评审小组会做出裁决。只有达到或超过一百分的人才能赢得三百万奖金。若分数超过八十分但没有破百者,可以赢得三万块的鼓励奖。目前最高纪录由‘天才’王龙所保持,86分。恺茵有信心打破这个纪录吗?”
“我会尽力。”
后援会一阵欢呼,有几个黑衣男子甚至还站起来跳舞。
“若平老师呢?”
“一样,尽力而为。”
“对了,要特别提醒,决赛是可以使用上网功能的唷,因为某些题目可能需要做资料查询才能破解……OK,那我们就来看第一题了!”
若平屏气凝神地望向屏幕。
决赛 谜题一 (12分)
笑脸谋杀案
黑道角头“鬼面”被发现死于某地下交易处所,经断定为谋杀,死亡时间为晚上十点至十点半间。警方循线追查到三名当天进入现场进行交易的嫌疑犯。以下为嫌犯资料:
乔治·史迈利(George Smiley)
37岁,男性,美国人。第一位进入现场。
张志明()
42岁,男性,韩国人。第二位进入现场。
樱井夏美(樱井なつみ)
31岁,女性,日本人。第三位进入现场。
以下为死者资料:
鬼面(绰号)
48岁,男性,中国台湾人。学历只为初中毕业,但实际教育程度更低。凭借广大人脉进行各种不法活动。
死者临死前用自己的血留下匪夷所思的死前留言:^_^
警方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死前痛苦万分的死者会画下一个笑脸?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另外,现场所有交易财物均被洗劫一空,这显然是凶手的犯案动机。
根据守在交易房间门口的两名保镖证词,他们整天都守在进行交易的房间门外,并负责检查进入者有无携带刀械。三名嫌犯在下午之后依序抵达,最后一人在晚上九点多结束交易并离开。约晚上十点时保镖们临时离开现场,等到十点半回来时,鬼面已遭枪杀。经警方调查,保镖有明确不在场证明,排除监守自盗可能。
死者进行交易时现场均有一名鬼面聘请的临时翻译在场,但与樱井进行交易完毕后,鬼面便要翻译也离开。
鬼面与嫌犯三人都是第一次见面,彼此只知道姓名,之前也不熟识。三人在进行完交易后都立刻离开。警方判断,凶手很可能是离开后又折返找机会杀人。经过反复确认后,这三名嫌犯彼此之间都不认识,事前也不知道对方今天会来交易。
究竟凶手是谁呢?
“货真价实的推理谜题终于出来了,”阪井喃喃道,“问题是,这好像比先前的数学题更难啊!”
“数学题通常只有一个正解,”羽婕说,“但推理题却有无限可能性,侦探必须根据线索找出最合适的解答,因此也考验着判断力。”
“四分钟以内真的解得出这种题目吗?太困难了!”羽婕身后有人说。
“这题的配分是今天比赛至今最高的耶!”另一人说。
题目公布后,没有人立即按铃。若平紧紧盯着屏幕,脑袋不断运转,他已经没有余力去管恺茵。
死前留言……所以凶手应该是——
铃!
紧促的铃声似乎把现场众人冻结的心都打碎了。
若平的手掌离抢答铃只有五公分之遥,但他的确还没触碰到。
“呃……恺茵先按铃了,”兔子说,“还不到两分钟耶。”
“我知道答案了。可以说了吗?”
“请、请,也必须陈述你的推理过程。”
林若平的推理擂台(二)
“死者所画下的笑脸有可能是指控史迈利,Smiley本身作为形容词使用便是‘微笑的’之意;也有可能是指控张志明,‘’若草写在形态上的确会神似笑脸符号。但以死者的教育程度而言,不可能留下这种讯息。因此讯息是凶手伪造的,欲将杀人嫌疑嫁祸到另两名嫌犯身上。三人中排除掉另两名嫌犯,就只剩下樱井。但是樱井并不知道另两名嫌犯的存在,不可能利用假讯息嫁祸。拥有英文常识,又知道案发当天会有三笔交易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鬼面聘请的临时翻译。
“实情应该是,他打算独吞三笔交易,因此杀了鬼面,再故意伪造留言,让警方首先怀疑史迈利或张志明。万一伪造留言的事实被发现,那么嫌疑便会落在樱井身上。不过他却忽略嫌疑犯彼此间可能不知道对方交易之事,因而露出破绽。”
恺茵以平静的嗓音,有条不紊地说出以上的推论。
“真是精彩呀!我们来看看答案对不对!”
屏幕上显示出解答,若平无须再看第二眼便知道百分百吻合,完全不需要评审小组的裁决。
“恺茵你真是太惊人了!”兔子说,“十二分轻松进账!”
恺茵只是微笑未答。她面前的分数显示从74变成86!
“她追平‘天才’王龙的纪录了!”
“才决赛第一题就追平了,看来她很有机会打破纪录啊!”
“加油啊!太强啦!”
“追平纪录啦!”兔子对恺茵说,“你现在跟王龙并列推理擂台的得分王了!能不能破纪录就看接下来的表现!”
“请出题吧,”恺茵以冷静的语调说。
“OK,推理擂台,请出题!”
题目一出现时若平瞪大了双眼。
决赛 谜题二 (14分)
寻找被害者
哲学家侦探林若平正在维也纳大学做研究。有一段时间没有看中文网站关心中国台湾的消息,这会儿他连上奇摩,发现头条新闻相当耸动——“密码杀人魔再度发出杀人预告函”。
若平饶富兴味地查了密码杀人魔的相关资料,接着,在稍晚的时候用skype联络上警界的好友——张组长。
“听说台湾地区出现了一位密码杀人魔,”寒暄过后若平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跑哪去了?我正想问问你的意见呢!这个疯子在三个月内已经杀了三人,被害者之间毫不相干,弄得人心惶惶!”
“他有什么作案模式?”
“他在杀人前会发出预告函,看起来都是一堆没有意义的符号,而且每次符号都长得不一样……还有,他每次杀人后都会在尸体胸口刻下一个符号,也是每次都不一样……从没听过连环杀手的尸体签名每次都不一样的。”
“听说他这次连续寄了两封信?”
“对,网络上可以找得到信件内容。”(请参看附件)
“我有找到……他在第三具尸体上留下了什么记号?”
“一个倒过来的马蹄形符号,像英文字母的倒U,完全搞不清楚什么意思。”
“他第一封信的内容跟之后的信件内容有什么不同吗?”
“我想想……都大同小异啊……对了!他有提到说什么‘很抱歉,只有第一次的线索给的比较少,往后除了预告信外,都会多给你们一个提示线索’……好像是这样,但没有人知道他的提示线索到底是什么。”
“对了,我看新闻说你们上次差点逮到他?”
“对,还发生了枪战,好像有射中他,但被逃掉了,连脸都没看到。”
“嗯,组长,帮我传个话吧,”若平说,“看这次案件总指挥是谁,你应该可以联络到吧?”
“你解开密码了?”对方惊呼。
“差不多。”若平神秘地笑了笑。
“被害者到底是谁?我立刻去通知!”
“别急,”若平慢条斯理地说,“你难道不想知道这密码的机制吗?其实凶手给了很明显的提示。”
请问:被害者的名字是什么?如何解开?
附件
信件一
亲爱的警察局长:
这是我的第四次杀人预告函之上半部,近日内会再寄下半部,请静候。
9?V2AB{6}×{}A0∈??1-?32?,9??,?=?,?0?×××?3?BB
Mr. Cipher
信件二
亲爱的警察局长:
这是下半部,一如往常,只要解开密码,你就能够知道被害者的名字,并尽早保护他,否则的话,我的艺术品就要再添一件了。祝好运!
4∩?∪8???5Ac \??V#U?0???|17?=?Ac??∩?????
Mr. Cipher
现场爆出一阵低笑。
——有没有搞错!这是若平看完题目后心中第一个念头。
主办单位未免也太故意,竟然把他直接套入谜题中,连他的老朋友张组长都出现了。既然是哲学家侦探的案子,这题没有破解真的是太说不过去。
“这题哥应该很快就能解出来吧。”羽婕说。
“哦?怎么说?”阪井问。
“逻辑可是哲学家的强项呀!”
“逻辑?你说那些符号吗?看不太懂……”
铃!决定胜负的铃声再次响起。
若平右手按着铃。恺茵的手才正要去按而已。
“耶!”羽婕尖叫起来。
“若平老师终于抢到先机了,”兔子满脸笑意地说,“毕竟这可是你的案子呢,当然要由你本人来破解呀!”
“就是因为如此我才非答不可。”
“那请问答案是?”
“如谜题中所言,凶手给了很明显的提示。”
“提示?到底是什么提示?”
“就是尸体上的刻痕。上头的符号提示了下次预告信的解密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凶手要在第一封信中道歉说只有第一次没有线索提示,因为第一次杀人前理所当然没有任何尸体可以让他做线索展示。所以那个马蹄形符号就是用来提示这次预告信的解密关键。
“仔细看一下这两封信的符号,可以发现,这些都是数学符号——他前几次可能用了其他领域的符号——更进一步地观察可以得知,这些都是集合论才会用到的符号。于是我明白,那个尸体上的符号一定也是集合论符号。在集合论中,倒U的符号代表‘交集’。各位明白凶手的意思了吗?”
职业病使然,若平不自觉地问了问题。但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在上节目,不是他以前常做的“破案演说”。
“为什么这次要把信拆成两封?因为每一封信的符号群代表一个集合,凶手要我们找出两个集合的交集。换句话说,我们得找出这两串密码中有重复出现的符号。只有三个符号同时出现在两串密码上,V、、=。
“或许有人会说A也有重复,但Ac于数学上来说当然要看成一个符号,同理2A也是。V、、=这三个符号在集合论中要形成有意义的排序,应该是V=。亦即,V是空集合。空集合的意思就是说这个集合内不含任何元素,是空的。我想V就是指victim──被害者吧!整句话就是说‘没有被害者’!想必凶手在上次枪战中受了重伤,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作案了,所以这次的预告函表面上说要杀人,其实是宣布自己将退休!警方可以先去喝杯咖啡了,我想要逮到一个残废是早晚的事。”若平微笑着作了结论。他有些投入在虚拟的破案演说中了,因此多加了些台词。
底下响起一阵掌声!
“很有破案的感觉呢!不愧是哲学家侦探!”
“两分钟就解开,太强啦!”
“看来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激战呀!”
“等等等……”兔子苦笑着挥手,“还没对答案啊,我们还不确定若平老师的解答是否正确……”
“不需要对了,他说的没错。”恺茵说。
“哎呀,连恺茵小姐都……”
“请显示答案吧,”若平说。
屏幕出现正解,内容与若平所言完全相同。
羽婕、阪井以及天河大学的学生发出欢呼。
“这么一来比分就是86比76了呢,”兔子说,“双方差距十分,若平老师不错唷,拉近比分了。”
“请问兔子,这题目怎么会用我的名字呢?”若平问。
“喔,啊哈哈哈!真不好意思啊,虽然题目不是我出的,但我有听说是因为在谜题中要出现名侦探,但用外国侦探没有中国味,当然要找一个台湾地区有代表性的侦探啦!除了哲学家侦探还能有谁?”
“还有很多本土推理小说中的名侦探啊。”
“也是啦!但可能出题的人第一个想到你吧!另外也是因为知道你要来参赛,增加趣味性嘛!嘿嘿,若平老师不介意吧?”
若平只能苦笑,“请看下一题吧。”
“下一题可是关键唷!如果恺茵答对了,就打破‘天才’王龙的纪录啦!”
现场洋溢着紧张的气氛,若平与羽婕交换了个眼神,他看见妹妹眼中的鼓励,顿时升起一股信心。
推理擂台出题了。
决赛 谜题三 (12分)
寻找被害者2
这是个美好的早晨,哲学家侦探林若平刚用完早餐,准备前往学校的研究室。
若平是天河大学哲学系的助理教授,也是位业余侦探,自从侦破“雾影庄杀人事件”之后,发挥了侦探才能,从此便开始接受各式各样的委托。他也模仿他的偶像埃勒里·奎因,破完案后再把案子写成小说出书,最近他才刚出版新作《无名之女》。
最近,他希望案子少一点,因为他都没时间发表论文,结果连副教授都还升不上去。
若平刚要出门,手机就响起。
“喂?若平吗?”
是张组长。若平没办法升副教授,张组长可能要负最大责任,他这位警界朋友每次都把破不了的案子丢给他。
说实在的,本来不太想接电话的。
“怎么了?这次是希特勒复活吗?”若平有气无力地问。
“不是啦,是上次那位Mr. Cipher。”
密码杀人魔——Mr. Cipher——至今已经杀害三人,在第三件命案时,与若平曾有过一次交锋。若平虽然顺利抓出凶手底细,但对方也非省油的灯,逃过警方追捕,销声匿迹一阵子。
“什么?他又出现了?”
“没错,一看到现场就知道是他干的,这次在尸体的胸口上又刻下记号。”
Mr. Cipher每次都会在尸体上留下记号,并且,杀人前都会寄密码信给警方,俨然是台湾版的黄道十二宫杀手。
“是什么?”
“三个数字:320。”
“想必也寄了密码信给你们?”
“没错,我已经把信件照片发给你了。”
若平回到电脑前收信(请参看附件)。
“如何?你有头绪吗?”张队长问。
“这几次看下来,Mr. Cipher似乎很喜欢数学,我猜他大概是数学系的学生吧。这次该不会要用微积分才能解开吧?”
“别说风凉话了,若平,你仔细看一下,我们得拯救下一条人命啊!”
“是分为三组的数字啊……”
“是啊,完全看不懂在搞什么……”
研究了几分钟后,若平开口。
“唔,Mr. Cipher总算做了一件好事。”
“啥?你在说什么?”
“没什么……我已经解开这个谜题了,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被害者的名字。”
请问:被害者的名字是什么?如何解开?
附件
亲爱的警察局长:
这是我的第五次杀人预告函,一如往常,只要解开密码,你就能够知道被害者的名字,并尽早保护他,否则的话,我的艺术品就要再添一件了。祝好运!
9574503895 9867172493 9789573325772
9574504565 9789866902987 9789573326984
9789573329299
Mr. Cipher
这题是上一题的续篇,所以故事人物也沿用了上题。连若平升不上副教授的状况都写出来了,出题者的幽默感真是令人不敢恭维,这个人恐怕也是他的书迷,不然怎么对他这么了解?
又一次,面对自己的案子,若没解出来就糗了。
“又是数学,”阪井说,“我痛恨数学。”
“不,”羽婕说,“这次好像不是数学……”
若平盯视着屏幕,那一串数字令他陷入迷惘。突然,灵光一现。
对了,那应该是……
他飞快操作起电脑,首先上了google首页,然后——
铃声响起!
他吃惊地抬起头来。恺茵已经按了铃。
不、不会吧,这么快?难道她不需要查询就知道答案了?这太扯了!
“恺茵,你已经知道答案了?请说吧。”兔子说。
“根据凶手的作案模式,上一具尸体的记号是下一次密码的破解提示。密码信上的数字,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
“哦?到底是什么?”兔子问。
“这是书籍的ISBN,所以总共有七本书。”
“啊?”
“查一下资料后,你可以发现,这七本都是若平老师写的书:《尼罗河魅影之谜》《雨夜庄谋杀案》《雾影庄杀人事件》《泪水狂魔》《冰镜庄杀人事件》《芭提雅血咒》《无名之女》。分成三组是依照不同出版社分类的,其实没太大意义。”
“那320是……”
“是书籍的定价,因此是《无名之女》。”
“可是这样怎么推出被害者名字?”
“很简单,这本书的封面是一名女子,指的是故事里的角色,因此被害者的名字就是她的名字。”
“原来是这样!”
“不过事情没这么简单,这个故事讲的是男主角的女友有一天突然失踪,一年后再回来时,整个身体都不一样了,她声称遭到绑架,与另一名女孩交换了脑。因此男主角不知道该用记忆还是身体去决定两个女人的身份。”
“啊……”
“总之,被害者的名字一定是这两名角色的其中一个,至于到底是谁,只能把故事看完才知道。在谜题中若平老师会说Mr.Cipher做了一件好事,意思是他很有可能买了老师的新书去研究,所以才能设下这道谜题。他绝对知道这件事会上新闻,所以根本是在帮若平老师的书打广告呀!只针对这点来说,老师得感谢他。”
现场爆出一阵笑声。
“太了不起了!”兔子右手指向屏幕,“我们来看看答案正不正确……哇!完全正确呀!”
恺茵的分数跳到98分了!这下若平与她相差有二十二分之多。
“她打破‘天才’王龙的纪录啦!”
“新一代的天才!”
“才女!”
“呀呼!”
“再一题就破百了,她一定能拿到奖金!”
现场观众已经失控了。
“恺茵小姐,”兔子说,“你已经打破我们节目得分的最高纪录了,再对一题比赛就结束了,你就成为第一位拿到首奖奖金的人。”
“比赛还不到最后关头,”恺茵说,“结果是说不定的。”
“也是呀!大家不要忽略若平老师啊……对了,关于刚刚那题,你怎么能解得那么迅速?你没有上网查询就知道那些数字的意义?”
“我的确没有上网查询。各位也许不知道,我是若平老师的书迷呢,所以对于他着作的ISBN以及定价有印象。”
“定价还说得过去,但谁会记得ISBN?你的记忆力太惊人了吧!”
“只要猜到数字代表ISBN,定价就简单了,根本不需要把确切的书码记下来。这题目比上一题简单,所以得分也较低。说起来能答对上一题的若平老师才厉害呢。”说到此处,恺茵微笑望了望若平。
若平不自觉别开视线。他感到一股压力。目前局势对他极度不利,恺茵再对一题就获胜了,那么一切就结束……
“若平老师,请加油喔!”兔子说,“准备好了吗?要进到下一题了。”
“请。”
决赛 谜题四 (8分)
谁偷吃了蛋糕?
Jack、Mary、Jean三个人与Alice是好朋友,他们都是小学生。Mary在Alice的生日那天买了一个蛋糕,准备在家里开庆祝party,她要Jack和Jean先到家里客厅来布置会场,并事先打电话要Alice晚点过来,说他们要帮她庆生。
约定的时间一到,Jack和Jean就到Mary家帮忙,Mary把买好的蛋糕放在桌上,是上面有一粒樱桃的草莓蛋糕。
Mary说:“Alice等一下就会过来,我先去洗个澡。”
Jack和Jean说:“那我们自己先找点事做。”
Mary洗完澡回来后,客厅没有人,却发现桌上的蛋糕,上面的樱桃不见了!这时候Jack和Jean走进客厅。
Mary说:“我刚刚洗澡的时候,有人把樱桃吃掉了!是谁吃的?”
Jack和Jean异口同声回答:“我们没有吃啊?”
Mary问Jack:“你刚刚在哪里?”
Jack说:“我刚刚在厨房,帮大家准备汽水。”
Mary问Jean:“那你刚刚在哪里?”
Jean回答:“我刚刚在书房,读一本故事书。”
Jack反问Mary:“那你自己刚刚在哪里?会不会是你吃掉了?”
Mary很生气地说:“我刚刚在浴室洗澡啊!”
Mary觉得Jack和Jean一定有一个人说谎,正想再问问题时,门铃响起,Mary跑去开门。是Alice来了。
Mary很抱歉地说:“Alice,对不起,我帮你买了蛋糕,但刚刚蛋糕被偷吃了一口,我们不晓得是谁吃的!这里只有我和Jack、Jean在。”
Alice说:“没关系啦,大概是有谁肚子饿了所以偷吃了蛋糕。我们赶快来庆生吧。”
Mary把Alice带到客厅,四个小朋友围着蛋糕开始唱生日快乐歌,接着,由寿星Alice切蛋糕给大家。Alice说蛋糕好漂亮,让Mary很开心。
Mary开始吃蛋糕时,她突然想到一件事,于是,她终于知道是谁偷吃了蛋糕。
请问:Mary发现了什么事?是谁偷吃了蛋糕?
题目才刚显示出来,若平就快速扫过一遍内容。这题并不难,其实比上一题还简单——对熟读推理小说的人来说,这题可以说是老梗了。
他没有时间做细致的分析,几乎完全是凭着本能解开这个题目。此题的布局有着推理小说的一贯作风,只要把握住背后的规范与原理,很容易就能看穿真相。
这次不把握机会不行!在题目显示后的几秒内,若平火速按下抢答铃。
“哇!哲学家侦探也发威了!那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把题目看完啊!”
“搞不好没看完呢,因为再不抢铃就没机会了,不管怎样都得按啊。”
“他打算豁出去了吗?”
“太冒险了!”
——才不是豁出去呢,全凭奠基在经验上的直觉!
“若平老师请回答!”兔子说。
“关键在于Alice的不自然反应。”
若平说出他的推论。
听完解说后,兔子点点头,“听起来很合理呢!那么究竟答对了吗?让我们来看看正确答案。”
屏幕上显示出解谜篇。
Mary问Alice:“Alice,你看到蛋糕的时候,没有觉得很奇怪吗?”
“奇怪?蛋糕哪里奇怪?”
“我不是说蛋糕被偷吃了一口?”
“对、对啊。”
“但这蛋糕是完整的,根本没有哪里被咬了一口啊!”
“啊,这……”
“我说蛋糕被偷吃,但蛋糕看起来完好无缺,你怎么都没有觉得奇怪?”
“……”
“事实上,被吃掉的是一颗樱桃,我刚刚没想太多只说蛋糕被偷吃,但你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被吃掉的是樱桃,怎么可能不对我说的话感到奇怪?”
Alice终于承认自己刚刚早到了Mary家,看到客厅都没人就偷吃了樱桃,正想继续吃时听到Mary的脚步声,就跑到外面按门铃假装自己刚到。
最后Mary三人罚Alice把整个蛋糕吃完……
“若平老师答对了!获得八分!现在积分是84分!”
若平的后援会又鼓噪起来。阪井对他比比大拇指,羽婕摆出胜利的手势。
84对98,局势仍在危险状态,恺茵随时能获胜。
“嘿嘿,若平老师很不错嘛!”兔子说,“紧要关头缩小了差距。”
“完全是运气。”
“若平老师也快超越王龙的纪录了唷,很不简单呢。”
“喔,也是。”他现在根本没心思注意什么王龙。
“不过如果恺茵再对一题,若平老师也没机会成为第二位打破纪录的人啦。我们赶快来看下一题吧。”
决赛 谜题五 (20分)
小熊的圣诞夜
贝丝贝儿是台湾地区知名的童书作家,其笔名即是best bear的谐音。她长年旅居美国,二十六岁就拿到美国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于美国出版英文作品。后来返台工作,将自宅改装成私人图书馆,供民众阅览或举办艺文活动。由于才貌兼备、气质出众,贝丝贝儿成为文坛罕见的优质才女。
圣诞夜当晚,贝丝贝儿于图书馆举办圣诞派对,吸引不少人参加,其中一个活动是“圣诞夜猜谜”,在这个活动中,只要答对谜题者便能获赠贝丝贝儿的私人藏书。
“这个箱子里面装的书都是我收藏的原文书,”贝丝贝儿展示一个纸箱给大家看,“虽然这些书在台湾地区都有中译本了,不过我知道在场很多人都喜欢原文书。你们得先答对谜题才能拿奖品。谜题内容请看我制作的短片。”
投影屏幕上播放着动画,众人聚精会神看着。故事是这样的。
绰号“熊娃娃”的小熊妹妹是住在魔法森林的一只熊,熊娃娃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魔法,她非常热衷研究各式各样的法术。今年的圣诞节,熊娃娃的朋友们都有收到圣诞老公公的礼物,唯独她没有收到,这令她非常生气。
圣诞老公公是不是不小心把我漏掉了啊?她心里这么想。
她想向圣诞老公公要礼物,可是又不知道怎么联络他,圣诞老公公只有在圣诞夜才会出现。
熊娃娃决定向魔法求援。她去图书馆借了魔法大百科,很惊喜地发现有一种魔法叫做“圣诞夜奇迹”,只要使用这种魔法便能召唤圣诞老公公。根据魔法大百科的记载,要完成这种魔法,必须混合五种魔法物质,因此必须先制作这五种物质。这五种物质的制作方法各自记载于五本不同的古文魔法书,熊娃娃很费劲地找齐了五本书。
当她把五种物质混合后……
“砰”的一声!爆炸了!熊娃娃整张脸都黑掉了,结果什么事都没发生。
“气死我了!根本是骗人的嘛!”熊娃娃把五本书扔进壁炉烧掉。
正当熊娃娃要把魔法大百科也扔掉时,赫然发现那本书是十年前出版的。
“十年前?那现在应该有新版吧?搞不好配方是旧的。”
熊娃娃跑去书店,果然找到了最新版的魔法大百科。她翻到“圣诞夜奇迹”的魔法介绍,才发现原来配方已经修正了,是要混合另外四种魔法物质。四种物质同样记载在四本古文书上。
熊娃娃找了那四本书制作物质,再将其混合。
混合后……“啪”的一声竟然变出了一本书。仔细一看,竟然是圣诞老公公写的!内容是圣诞老公公的礼物图鉴!
“根本不是召唤魔法啊……”熊娃娃失望地合上书本。
这时,她突然注意到书上有作者简介,上面竟然写着圣诞老公公的脸书帐号:PKD。
“原来圣诞老公公也玩脸书!”熊娃娃把书本丢到一旁,冲向电脑去了。
短片结束后,现场一阵笑声。
贝丝贝儿说:“这个故事中暗示着一本书的书名,只要猜对,书就是你的唷!”
以下是箱中书籍的资料(书名/作者):
Treasure Island/Robert Louis Stevenson
The Birth of Tragedy/Friedrich Nietzsche
The Night Circus/Erin Morgenstern
Cogan‘s Trade/George V. Higgins
Party in A Historic Spot/Best Bear
L’Aiguille Creuse/Maurice Leblanc
麒麟の翼/东野圭吾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Rachel Joyce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Ursula K. Le Guin
请问:究竟是哪一本呢?
配分是二十分!若平在心里惊呼。这可是这场比赛至今分数最高的一题,可见是相当困难的题目!只要答对这题,他就可以一举赢得比赛!决胜关键就在这里了!
若平快速扫过了一遍题目,发现比想象中还要困难,似乎不像前面的题目可以确实地推出一个比较确定的答案……
脑袋开始高速转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恺茵还没按铃,不可能那么快的,这题不是一两分钟内可以解出来,他还有一些时间……等等,好像看见了什么,对了!如果是这样……
一阵铃声切断他的思绪。若平的心凝结了起来。
“不会吧,”羽婕说,“难道就要这样结束了?”
“二十分,”阪井说,“118,完全破纪录的分数。”
恺茵的后援会一阵狂嗥。
“恺茵小姐,”兔子说,“这题可是二十分的超级难题呀!你花了两分半钟就解出来?”
“我的确有答案了。”
“如果你的答案正确,三百万就是你的啦!请告诉我们答案吧!”
“答案是Ursula K. Le Guin的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理由是,PKD即是美国知名科幻作家Philip K. Dick的缩写,Ursula K. Le Guin也是美国知名的科幻作家,两人就读同一所高中,而这本书正好是Le Guin向Dick的致敬之作。”
“天啊,连这种冷门知识她都知道,一般人根本猜不到。”羽婕说。
“可恶。”阪井嘴中里的烟被咬得扭曲。
“这两位作者的作品在台湾地区翻译得不多,”兔子说,“可是两位都是世界驰名的大师级作家!恐怕要对科幻文学很熟的人才会知道这种知识呢!恺茵平常也看科幻或奇幻小说吗?”
“是的,这两位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因为他们都是擅长将哲学理论融入科幻小说的人。”
“难怪啊!OK,那么我们来看正确答案!”
若平紧紧凝视着屏幕。
下一瞬间的事令在场所有人傻眼。
屏幕出现了一个大大的红色打叉符号!
“哎呀,”兔子叫道,“答案错误!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呼,没想到!”羽婕右手摸着心脏。
“题目困难果然有差,”阪井说,“再来就看若平能不能答对了。”
“若平老师,”兔子说,“该你回答了,你有答案吗?”
“有的。”还好恺茵答错给了他更多思考的时间。
“请说!”
“文中‘这些书在台湾地区都有中译本’是提示,先将所有书名改成中译名。‘混合五种魔法物质组成圣诞夜奇迹’,这是第二个提示,可以发现其中四本书各取一字能组成‘圣诞夜奇’一词。依序是:《一个人的朝圣》《悲剧的诞生》《夜行马戏团》《奇岩城》。只缺‘迹’。九本中有一本显然是贝丝贝儿自己的作品,中译名如果翻成‘古迹派对’,便能抽出一字组成‘圣诞夜奇迹’。
“依照童话故事,这五本书必须被舍弃,因此剩下另外四本。‘由四种魔法物质组成第五本书’,依照这个提示可以猜想到,剩下的四本各取一字可以组成书箱中未出现的第五本书的书名。观察之后,四本书各取一字能够组成‘银翼杀手’——《金银岛》《麒麟之翼》《温柔的杀戮》《黑暗的左手》。《银翼杀手》的作者是Philip K. Dick,名字缩写即是PKD,因此童话故事中的PKD即是一个关键提示。答案正是《银翼杀手》。”
“哇塞!”兔子说,“果然是非常有质量的解答,完全对应了题目的复杂度!不过是否正确呢?”
若平可以感觉到胸口的紧绷,一阵胀裂感弥漫全身。
屏幕出现一个绿色的圆圈!
“答对啦!”天河大学后援会齐声叫道。
若平松了一口气。
“不简单不简单!”兔子说,“能够解开这么困难的题目,不愧是哲学家侦探!不过,依照规则,得分必须减半喔!因为你比第一位抢答者多了时间思考,而且你还能参考她的答案。”
“当然。”
若平的分数从84跳到94。只差恺茵四分了!
“下一题依然是关键啊,”阪井说,“局势仍然维持在对方答对游戏就结束的状态。”
“决赛应该不会有六分以下的题目吧,”羽婕说,“只要再对一题哥也会赢的!”
“这场比赛真是太惊人了,”兔子对着观众说,“通常决赛的题目很少有人能够连续答对的,这也是为何决赛没有答题数限制,因为很容易答不出来而结束比赛……但你们两人却轮流答对题目,没有任何一题漏失,至今已经五题了!以往的比赛,最高连续答题纪录就是由王龙创下的连续答对三题。真是太不可思议啦!只能说这次的参赛者都很强!”
现场又是一阵鼓噪。
“两人只差四分!”兔子说,“每一题都是生死关键!我们赶快来看下一题!”
决赛 谜题六 (6分)
请破解以下密码:
jura lbh unir ryvzvangrq gur vzcbffvoyr jungrire erznvaf ubjrire vzcebonoyr zhfg or gur gehgu
这题出乎意料地简洁,或许也因此配分较少,刚好就是六分!但是若平深知,密码题永远是最困难的题目,再怎么会猜题的人只要碰上密码题通常都没辙。但以这题的配分来看,应该不会是太复杂的密码。
当他发现密码中的一处蹊跷时,他懂了。若平拿起笔在纸上书写起来!
这题是胜负的关键!
才写没几个字,他连笔都没放下就按下抢答铃!
“若平老师这次速度很惊人喔,”兔子说,“已经顺利解出了吗?”
“我只解了三分之一,但从这三分之一就可以猜出这句话的意思。我承认很冒险,但为节省时间,不得不如此。”
“哦?请告诉我们你怎么破解的。”
“这串密文看起来很像英文的替代性密码,尤其是我注意到gur重复了两次,于是我就先假设这是英文中常出现的定冠词the,如果假设正确,那么g、u、r便分别代表t、h、e。换句话说,这些字母在二十六个字母顺序中被往后位移了十三格,因此a即是n,b为o,c是p,余下依此类推。这是密码学中最简单的凯撒密码法,将字母顺序位移来产生密文。因此前面五个字解读后是: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第六个字前面是impo,直觉是impossible。解到此处,我就明白整句话可能是什么了。”
“啊?这样就知道了吗?”
“福尔摩斯的名言:When you have eliminated the impossible, whatever remains, however improbable, must be the truth——‘当你把所有的不可能性去除后,所遗留下来的,无论多么令人无法置信,必定就是真相’。相信所有嗜读推理的人都知道这句经典台词!”
“哈哈,很精彩的推理,不过很冒险呀,毕竟你没有全部解完。”
“在这场推理比赛中出现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我也只能赌一赌。”
“若平老师的赌注能成功吗?答案请显示!”
生死一瞬间,全场缄默。
若平知道如果错了,轮到恺茵回答一定会答对。这题分数减半后是三分,九十八加上三刚好超过一百,恺茵便赢得比赛。
孤注一掷。
屏幕上的答案显示出来……
静默延续,接着,现场一阵欢声雷动!
“哇!若平老师答题正确!”兔子高声叫道,“所以六分加上九十四分是……一百分!刚刚好呀!比赛结束!”
“赢了赢了!”羽婕、阪井还有天河大学的后援会全都跳起来大叫。
若平松了一口气。真的是好险!最后一题他根本是“舍身攻击”,但不这么做,他一定会输的。
他没有转头看恺茵。虽然获得胜利,却无法沉浸在现场愉悦的气氛中。
7.
那天要离开电视台之际,若平去了一趟洗手间,当他走出来时,手机突然响了。是恺茵。
“若平老师吗?我在外面的平台,可以出来一下吗?”
“有什么事?”
“不会耽搁你太多时间,我也要离开了。”
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你等等。”
若平望见长廊一端,羽婕与阪井在跟天河大学的学生聊天。他转身朝走廊底端而去,推开门,走到外面的平台。
这里视野很好,可以俯瞰繁华的台北市,一阵凉风吹来,舒爽无比。
恺茵站在围墙边缘,望着远方。她的背影像一道飘逸的影子。
她转过身来,脸上带着平静的微笑。
“有事吗?”若平问。
“恭喜你赢得比赛。”
“纯粹是运气,要不是我最后用赌博的方式答题,赢的人就是你了。”
“或许不纯粹是运气。”
“你只是为了要恭喜我?”
“不,我是来……向你道别。”
“不用这么多礼,我们明天课堂上就会见面了呀。”
她突然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跟她的背影一样飘渺,但多了些惆怅。
“下次的课堂我会请假,先跟你说一声。”
“请假?为什么?”
“博士生请假没必要向教授报备吧?”
“是没错啦,可是……”
“请你闭上双眼。”
“什么?”
“我想送你一个礼物。”
“礼物?我──”
“快点,时间不多了。”
“好吧。”若平闭上双眼。
事情发生得很快,他完全措手不及。
有个柔软、湿润的物体触上他的唇,伴随的,是一阵熟悉的香气。
然后她很快地退开。
若平猛然睁眼,心脏狂跳,全身热了起来,什么话语都吐不出。
恺茵看了他一眼,转身,迅速消失在门口。
若平双脚凝固在原地,他想动,但双脚犹如绑了铅块。
8.
无法抑制自己不去回想那一瞬间。那一个片刻,像某种反复记号,不断在记忆里涌现,直到淹没整个脑海。
若平在研究室,面对着电脑,时间是录影的第二天。屏幕上显示着word文档,他正在书写要发表在期刊的文章,但心思却不断飘移。
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喂?”他有气无力地接起电话。
“林若平吗?”
是勒索者!那经过变声掩饰的声音让他整个人清醒过来。
“你到底要什么?”
“呵呵,昨天的表现很不错。”
“节目又还没播出,你怎么知道?”
“哲学家侦探出马还会失手吗?我就是对你有十足的信心,才会请你去参加。”
若平没说话。
对方说:“等你收到奖金的汇款后,用之前那个信箱回信给我,我会再告诉你交款的方式。”
电话挂断了。
若平把话筒挂好,沉思了一阵。
对方果然觊觎那奖金。
这时有人敲门。
“请进。”
门打开来,是系主任李敬承教授。
“若平兄,可以过来一下吗?有事跟你商讨。”
“好。”
若平离开书桌,跟着主任进到隔壁研究室。
“请坐,”主任将门关上,指着办公桌前的沙发。
这时若平注意到桌上放着一本《大人物》杂志,是半月刊,突然想到那个记者柳富源。
“主任有被杂志采访对吧?”
“喔,那个啊,你怎么知道?”对方端了杯茶过来,然后回到办公桌前落座。
“呃,我听学生说的。”
他知道主任向来对于他的业余侦探工作相当反感,认为会影响学者专业形象,因此总是处处刁难他。今天邀他过来恐怕也没好事,最好还是不要让对方知道自己有上电视节目。虽然这事早晚会曝光。
“只是来采访我们系上在推的那个计划,你也知道,我是计划主持人。”坐在办公桌后的主任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
“哦,对。我可以翻一下吗?”
“当然。”
若平翻开杂志,很快找到主任的专访。采访记者果然是柳富源,里头注明采访日期是三月九号晚上九点,从照片看来,地点就在这里。
天河大学哲学系最近开始与社区高中合作,派遣师资和硕博士生,每个月在高中进行一次哲学营的活动,此举是为了将哲学教育推广到中等教育层级。目前已经实施一个学期,这在台湾地区是创举,颇受注目,也很有话题性,因此身为计划主持人的李教授才会被采访吧。
就在若平浏览访谈时,主任开口:“那本可以借给你回去看,现在我是要跟你讨论昨天的事。”
“昨天的事?”若平抬起头来。
主任半白的头发加上厚重的眼镜,登时散发出权威的压迫感。若平知道自己的预感对了:果然没好事。
“听说你昨天去电视台录影?”眼镜后的眼神不怀好意。
“呃……这个……”
“我听学生说的,有一群人昨天还跑上台北去当观众,集体翘课啊!”
“我真的不知道他们会去。”
“你研究不好好做,在外面搞业余侦探,我都已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现在你竟然还上节目作秀!你知道这会引来学界多少负面观感吗?”
“真的很抱歉。”他低下头。
“校长其实之前就有跟我提过这件事,关于你的作为……”
后面的话完全没有进若平的耳朵,因为他在这时发现了一件事,一件重要的事。
他终于知道勒索者是谁了。
9.
“到底是谁呢?”羽婕两手握着杯子,里头蒸腾着热气,是若平帮她泡的花茶。
两人在若平的研究室里,若平坐在妹妹身旁,手上也拿着装花茶的杯子。
时间是礼拜五晚上,也就是录影完的两天后。由于时逢周末,羽婕便从台北搭车来花莲找若平。
“这真是我的侦探生涯中遇过最特别的一件案子,”若平啜了一口茶,“不是谋杀案,也不是无犯罪,而是侦探本人被歹徒勒索,而且还被迫参加推理节目,解答了一大堆推理谜题……真是特别的体验。要是我太早看穿幕后黑手的身份,可能也没这个机会参加推理竞赛了。”
“看来你不后悔嘛!呵呵。”
“当然不。”
“快告诉我真相吧!”
“这件案子的关键完全在于那张勒索照片,因此我的思路便从这里展开。对于拍照这个动作来说,只有两种情况:预谋与临时。究竟是哪一种呢?我刚开始的想法倾向于预谋。那张照片不是用手机拍摄的,而是数码相机,一般人不会随时把相机带在身上,要刚好携带相机又刚好撞见关键场景进而拍摄,几率低了些。如果是预谋,那恺茵也是共犯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陷阱,要让我掉入陷阱中。虽然我没有证据证明这个假设,但有一个线索让我相当相信这个想法,晚点再谈这个线索。
“当我发现恺茵也参加推理擂台比赛时,我感到迷惑了。如果她是共犯,参加这个比赛的理由为何?勒索者要我参加比赛时,我便推想对方是想利用我来获得高额奖金,因为他特别声明只准赢不准输,但某件不寻常的事却让我不确定这种想法是否正确──这件事一样稍后谈。总之要一直到最后一次的勒索电话才能证明奖金的确是他的目的。若是这样,勒索者派出恺茵这种高手来参赛,只会阻挠我得奖而已,完全说不通。因此,我开始强烈质疑原先的假设,即恺茵是共犯的说法。让我们用逻辑来分析这套思路。”
若平站起身,拿起奇异笔在墙上的白板书写起来。
(前提一)如果拍照是预谋,则恺茵是共犯。
(前提二)恺茵不是共犯。
(结论)拍照不是预谋。
“这个论证形式在命题逻辑中称为‘否定后件式’。从这个结论来看,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出,如果拍照不是预谋,那就是临时起意了。当然,这些都只是理论推演,我必须再拥有其他证据来支持我的说法。”
“那你是怎么找到其他有力支持的?”
“昨天系主任找我去他的研究室谈事情,他对于我上节目一事很不满——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在他的房内发现了《大人物》杂志。”
“啊,就是那个记者说的那本……”
“没错,当时你也在场,应该记得柳富源提过,他访问过我们系主任。”
“我记得。”
“访问的时间是三月九号,原本我对这个日期没有太注意,但当我稍微计算一下时,才发现一件事:三月九号正是拍勒索照片那天。”
“是那天喔?我看看喔,我们录影那天是二十二号礼拜三,而三月九号……”
“出事那天是礼拜四晚上,因为我是礼拜四有艺术哲学的课,隔天接到勒索电话。”
“所以你是礼拜五打电话给我,说下下个礼拜三上台北,所以计算起来……三月九号的确就是礼拜四。”
“对,访问时间是晚上九点,在李主任的研究室。”
“但这代表什么呢?”
“我记得那天八点四十五分经过主任研究室时,里面没有亮灯,换句话说,主任应该还没回来。虽然不清楚他们约几点碰面,但从访谈时间看来,很有可能就是九点。以采访记者的角度而言,柳富源早到的可能性颇高,他是很有可能在九点之前就在研究室附近徘徊的。”
“喔喔!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了!”
“嗯,你也知道,柳富源是老烟枪,如果他还等不到主任出现的话,他会做什么?当然是抽烟啦!但文学院内是禁止吸烟的,那他会去哪里抽呢?当然就是研究室外面的平台,别忘了那个平台的出入口就在主任研究室旁边。
“只要一上了平台,就可以透过窗户望见研究室内的情况了,他极可能就是在那时无意目睹了我研究室内发生的事。”
“然后他就拿起相机拍下来。”
“没错。柳富源是采访记者,身上有相机是很合理的,况且主任的访谈文章内有照片,证明他的确有带相机。这一系列推理相当符合拍照非预谋的结论。”
“了解了!很合理!从这个理论来看,勒索者就是柳富源。”
“不,”若平慢条斯理地说,“勒索者不是他。”
“什么?”羽婕坐直了身子,瞪着若平。
“他只是拍照者而已,拍照者不等同于勒索者。”
“你怎么知道呢?”
“勒索者第一次打来时,是压抑的男人声音,要求三百万;第二次打来时,明显使用了变声器──很可能是变声软件,他大概是使用通讯软件直接拨打市话。这次则不要钱,要我去参加比赛。很明显地,打电话似乎是不同的人,第一个人较急躁,第二个较沉稳。电话所透露出的这个线索,也就是我稍早提到的让我对于‘恺茵共犯说’深信不疑的线索。当时我以为第一个男人应该就是拍照者,第二位则是恺茵,因此需要使用变声软件。男人大概是先擅自勒索,后来恺茵发现与之商讨后,才又打了第二通电话。但如先前的推理所显示的,似乎并不是如此。
“如果恺茵不是共谋,那么便存在着另一个人是柳富源的共犯,这人会是谁呢?跟柳富源走得最近的人,想必就是柴英冰了。”
“啊,那天在厕所……”
“是的,两人的亲密举动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但这也不代表柴英冰一定是共谋呀!”
“当然,因此我们需要其他推理材料。有一件不寻常的事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第二位勒索者将勒索条件从‘直接要现金’改成‘参加推理擂台’,这可真是个诡异的条件。注意,一开始已经要求三百万了,后来改成参加比赛,得到的奖金还是三百万,这不是很奇怪吗?何必这么大费周章?就是这点让我怀疑勒索者的目的是否纯粹是奖金。”
“的确!”
“一开始勒索者没有言明要奖金,因此我怀疑他的目的也许不是钱,而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完成什么事。但当比赛结束后,他表明要钱,我就开始觉得不对劲了。为什么选择了迂回绕道又不一定会成功的方式?羽婕,你发现了吗?如果我们把共犯设定成是柴英冰,这个问题就有解了。”
“我想想……”羽婕右手食指触着下巴,“哎呀,给点提示。”
“那天在厕所遇到柴英冰时,她说了一句话,我当时没有想太多。当后来我发现柳富源是幕后黑手之一时,那句话才点醒了我。”
“到底是什么?”
“她说:‘很高兴你来参加比赛,有你这种人物上节目,收视率一定暴增。’”
“原来如此!我懂了!”
“对一个节目制作人来说,这点才是最重要的吧!让收视率大幅提高,可以打下节目后续的基础,这是比较长远的考量,再加上奖金,整体的收益很有机会超过三百万!”
“高明的算计,不愧是名制作人。”
“我想事情很可能是这样:柳富源拍到照片后原本想自行勒索,他在打了第一通电话后,可能与柴英冰碰过面,并提到这件事,柴英冰有了更好的点子,才亲自打第二通电话给我。她对我赢得比赛很有信心,因为她知道最厉害的‘天才’王龙没有报名此次的节目,因此放心让我上阵。”
“的确耶!这样每个环节都说得通了。但恺茵的参赛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个,恐怕就要问她了。”
“对了,哥,那照片的事你到底怎么处理?你还是没有报警吗?”
“这是事件最后的部分,我一并说明清楚吧。接到勒索电话那天,我跟阪井联络,问他认不认识超强的黑客,可以帮我追踪电脑的IP地址,我想查出那封勒索信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后来发现那是从台北网吧的电脑寄出的,对方也颇聪明,知道不能用自己的电脑寄,因此这条线索就断了。
“得知勒索者可能是柳富源及柴英冰后,我又拜托阪井那位朋友,对这两人的电脑使了些手段。”
“哦?什么手段啊?”
“他们的电脑现在应该已经中毒到可以拿去报废了吧!还有免费信箱中的备份也被清除了。至于柳富源的相机,被阪井私下偷走处理过再归还了,他也彻查过是否有其他备份,这可是他这种行动派侦探最擅长的呢!”
“所以他们完全不知道是你做出的反击……”
“没有必要知道,这样才能一了百了啊。这次状况特殊,不需要在幕后黑手面前破解案件,就由你来充当听众!”
“嘿嘿,”羽婕突然露出不怀好意的表情,“既然拿到奖金了,那可以带我去南极看企鹅了吧?”
“啊……”差点忘了这件事,“应该可以吧。不过有这种行程吗?你为什么最近这么喜欢企鹅?”
“因为看了电影《企鹅宝贝》嘛!”
看来,搞不好下次的事件会发生在南极呢。若平苦笑。
林若平的推理擂台(三)
10.
没有恺茵的消息。
平常偶尔会在走廊遇到她,但这几天都不见踪影。若平想着,明晚上课的时候,该怎么面对她呢?上礼拜她在电视公司做了那样的事,如果再次面对她,多少有些尴尬。
时间是晚上十点,万籁俱寂,他仍在研究室中赶报告。由于主任给的压力,最近不拼出一点研究成果不行了。
突然,Outlook有新邮件进来。
寄件者:徐恺茵。
若平深吸了一口气,胸口一股纠结感。他将信件点开来。
若平老师:
我想是时候告诉你一些事了。
前一阵子,我申请上英国的学校,准备去攻读哲学博士,天河大学的退学手续已办妥,不会再到学校去了。其实我已经准备申请许久,很抱歉没有告诉你我的计划。我不习惯向别人倾吐自己的私事,也许这封信是我第一次这么做吧。
我之前没有在美国继续攻读博士是因为家中的一些事,才会暂时回来台湾,家务事我想也没有必要向你说明。总之,最近的状况已经容许我再度去英国念书。
来到天河大学,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认识你,在第一堂课时,我便深深对你着迷。
你是哲学教授,也是侦探,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一道对于意义以及逻辑不断追寻的影子,以及渴求着真理与真相的心。
你没有俗世的肤浅,也没有知识分子的高傲,你只是默默从事着你所爱的工作,那样的热诚是很罕见的。
三月十号那天,你打电话给我,告诉我照片的事,那时我很错愕,我不知道当时现场有第三者在。给你造成麻烦,真的很抱歉。
我原本想到场向你澄清,但却被你拒绝,虽然如此,我仍前往你的研究室。在门口敲了门后,我改变心意。因为照片的缘故你想避免跟我单独碰面,我也认为或许如此较好,因此便立刻离开,走到外面的平台。我突然想到拍照者很可能就是从平台拍到的,于是我走近你研究室的窗户。我其实不知道自己打算做什么,只是想透过窗户看看你,纵然只有背影。
我看见你点选了推理擂台的网页,并且开始做起题目。你似乎要参加比赛。
你收到那种照片,也许遭到了勒索,对方要你去参加比赛……我不知道怎么插手帮你,也不便插手,我完全相信你有能力自己解决。我已经向同学打听过了,你最近上课时神情完全没有异状,我相信你早已轻松解决了事件。
当时的我想到的是另一件可以做的事。
在离开之前,如果可以跟你一起同场较量,将会是难忘的回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我也决定参赛。
我没有把握可以赢你,但我也不想赢,因为这场比赛是你的,你有必须赢的理由,因此在决赛之时,我得小心控制我的得分。
当比赛进行到“小熊的圣诞夜”那个题目时,我明白自己不能答对,否则比赛就结束了,但我也不想放水太严重,所以我故意答错题目。幸好这题的解答比较没那么明确,多重解答的可能性较大。
至于最后的密码题,是你最后的机会,我也放过它了,或许我演技还不错,因为你好像没有发现。
我并不认为这是谁输谁赢的问题,也许临场答题我比较擅长,也许题目刚好符合我擅长的思维,我只知道自己没有像你一样的破案天赋,而那是我所仰慕的。
那天我享受的,是跟你一同解谜的愉悦,而这也将会成为我难忘的回忆。
我知道我们没有机会在一起,当初说想吻你,只是希望自己不留下遗憾,能够抓住刹那间美好的事物,这是我的渴求。但在那个当下,你的拒绝让我无法更进一步。
在电视台那天,我明白是最后的机会,才会采用那种方式。我很高兴我做了,希望你不介意。
答应我,继续当个优秀的侦探。在地球的另一端,我会继续关注着你,看着你在谜团、案件中大放异彩。
——直到再见之日。
恺茵
若平盯视着电脑屏幕,久久不能自已。
他回想起恺茵的吻,以及离去的背影。
——我们,会再见面的。
他的心底,是这么想的。
林若平的推理擂台(下)
林斯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