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关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9|回复: 0

演化之要件·分类之必要·反动之可能(摘录版)/曲辰(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5-4-20 19:39
  • 签到天数: 260 天

    [LV.8]以坛为家I

    837

    主题

    1604

    回帖

    1万

    积分

    书库警视长

    超级无敌的论坛老大

    积分
    14935
    UID
    1
    元宝
    5045 个
    金币
    17939 枚
    热度
    1431 ℃
    魅力
    2114 点
    贡献值
    5216 点
    玫瑰
    98 朵

    终身成就勋章书库精英勋章书库管理团队

    发表于 2011-2-3 17: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A1235824280.jpg ( V, j( ^! X; V0 n' y: z

    4 `. w8 F3 a: G6 J0 n# ]* G, k3 k, W9 ]% F& v" f. I
    ●起初神创造天地( |& i( b8 T$ `7 o) l% f# b8 g
    : o4 k- M7 T' V) O6 _; D

    # z" [9 Y. m1 i3 m      爱伦坡(是的,看到这位先生就知道我们又要从考古开始了)于西元1841年写出了在推理小说定义下的第一篇推理小说──〈莫尔格街凶杀案〉,之后推理小说这个文类透过柯南道尔的发扬,进而成了一种正式底定的类型小说(这种说法很诡异,不过柯南道尔倒是真正让推理小说成为街知巷闻的作家)。
    , _5 V7 U1 y; K( m7 @8 @! b6 ], p
    5 V7 O# k. F) W( G/ N9 b% f     在当时的推理小说世界中,那还是个相当简单的定义,可能一具尸体、一个神探、几个疑犯、一个凶手就可以构成了推理小说的基本班底,这时也恰好构成了推理小说的黄金公式:命案发生→神探登场→疑犯登场→神探调查→揭发谜底。
    ) W. ^/ q" G8 H" u, f; c) Y
    1 j$ y5 _  ~& F4 M/ Q3 ^      或许先后次序可能互调,不过大方向还是如此的。这种公式的出现,也确定了推理小说的通俗性质。因为公式本身的产生,就是为了让读者有既定的熟悉感与一定的熟稔而出现的。公式的确立代表了典范(paradigm)的确立,典范确立之后,就是前仆后继的追随者。无数的作家循着如此轨迹,成功的复制了一本又一本的推理小说。
    ' h  Q! v$ m% a; P9 x6 A7 O* x, w& d: C* j% a% |% F
          如是,创造出了两个推理小说的黄金时期。
    0 W" h; V/ J  w" {3 l
    * A& l( D! r% M+ J      哪两个黄金时期?
    5 c( {- J3 P! t% I      (如果我说是第一跟第二黄金时期会不会很欠打?)0 H( N" q. [' o3 t) y9 B$ ]
    $ ?1 @- w' ^( U$ R0 T! }  V9 G" g
          第一个是柯南道尔创造出的福尔摩斯所引起的短篇推理小说风潮,第二个是二十年代起克莉丝蒂、范达因、艾勒里·昆恩等人在大西洋两侧漫烧出的推理长篇盛况(詹宏志,2002)。0 |  T4 @& l4 O  F0 l

    5 P& k- N' f4 {. Z      而由于这两者虽然细节上略有不同,架构却都主要遵循着古典推理小说的模式,因此又称之为「黄金古典时期」。这边两个时期的不同特色,严格上来说并未损伤到推理小说「当时的本质」──也就是解谜为主。
    4 Z: V" t  e( P& b5 d9 ~! d# V' }- y( [4 E
          但到了1929年,推理小说因为一个人、一本书而有着近乎于本质上的变化,那个人叫「达许?汉密特」,那本书叫《马尔他之鹰》。这边的变化,据费德瑞克?丹纳(Frederic Dannay,艾勒里昆恩笔名的创造者之一)所说,「是态度上的变化更甚于情节上的变化。」(詹宏志,2002)。9 K0 ]& {7 n6 y5 n# G# B, M

    3 \; [7 s" J$ _' K! A) M      这种变化,当时让推理原乡美国本土掀起一股热潮(当然,这跟民族主义可能有点关系,想想,美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推理小说),不过,这一个大跃进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
    ) J8 S' y  E, i9 f4 A# F
    0 h0 {+ `1 b" ?0 c      类型小说从一开始就是没有既成定义,这种小说概念会不断的流动,如果把推理小说史当成一条长流,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两个时期是相同风格的(你如何能涉过同样的溪水两次呢?)。7 b; Z) \0 }. U) A9 K

    ( K- |4 |% |0 ]: a. F0 Y& V      因为这样,所以次类型出现了。
    : M, X) K2 n% q  Y' d8 o! b/ K1 u4 D
    9 \% g# m% Z& w
    ●分类与定型" p3 A/ Q" M+ C0 V' h+ E" o

    . ]1 v4 j" x% b5 [) f( `% }& E1 i      所谓的次类型,往往是指在一个主要的类型艺术产物底下,还有许多的形式与流派,他们或许互不相似,却往往会有着互相牵连的历史轨迹。科幻小说如是、爱情小说如是,推理小说当也如是。$ M1 w8 _7 p$ I* {: f

    0 z5 P) O$ v- z( D9 i; [      推理小说的次类型,其实随便举就能列出一长串,什么冷硬派悬疑派惊悚怪奇幻想皆在次类型的清单内,而这种分类的多样化有着什么样的意涵呢?
    6 m; v5 v0 ^( y3 T
    - N, U3 T5 M% {2 H$ ^+ ?. G! y4 X      首先大概是再度彰显了推理小说的内涵越来越不易掌握吧,或者说推理小说越来越只像一种「集合名词」而非有实质定义的概念化产物。如果我们拿上面那一排次类型来看,假设每一种次类型都有其定义(实际上也有,狼报上都找得到),那以上那些次类型又都是包括在推理小说里的,是否也指称出「推理小说有着各不相干甚至是互斥的定义」这种结论呢?
    0 R( E' [7 x7 `  k, w2 e# \/ S+ {
          其次则是各个次类型的渐趋蓬勃发展,在《阴阳师》这部小说中,有着这么一段话:「所谓咒,简单说来就是束缚……要知道,名称正是束缚事物本质的一种东西。」(梦枕貘,2003)如果我们为一件事物取了名字,那之后的如此事物也都会有同一种名字,这是名字伊始的部分,但在名字创造之后,就变成有许多东西是依循著名字的束缚而产生的。恋爱如是、休闲如是,推理小说亦复如是。" }, e( d( I0 b

    - U/ i* I" z" \      当一个次类型被命名出来(换句话说就是定义)后,会有无数的后继者努力的攀附着、临摹着,而在这种大量的复制过后,换来的就很可能是那种次类型的蓬勃发展,像冷硬、像社会派,都是这样。但是这种蓬勃,却不会取代推理这个类型的地位,反而会造成一种荣景的感觉,似乎半个地球都在看推理小说(而且据说是比较有钱的那一半)。
    9 [) Y2 r3 p9 q$ V' m; H! K% j# @
          这样看来,好像未来的推理小说会走向越来越分众化的市场,只是关心一下推理小说市场会发现倒也未必,即便分类越来越多,还是有许多介于其中的小说可以看到。这倒不如说这边的定义是一种向量,只有势力的消长与否而无你是我非的绝对黑白地带(Umberto Eco,1992)。
    $ ^$ N! i. S; @# y- r- D) V' R; A
    4 ^; b' X  L9 |2 V8 P# d      讲到这边,我们终于找到分类的目的了,分类是因应着历史轨迹而蜕化出的不同产物,而不是为了让人混淆的大量名词(尽管有些人的目的的确是要让人混淆,不过那多半插科打诨较多)。
    简单的生活,

         何尝不是一种华丽的冒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关闭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推理书库

    GMT+8, 2025-10-20 23:05 , Processed in 0.0937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