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06
- 注册时间
- 2015-4-8
- 最后登录
- 2025-9-2
- 在线时间
- 890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昨天 16:39 |
---|
签到天数: 325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传说的圣者
- 积分
- 1006
- UID
- 38284
元宝- 3997 个
金币- 2465 枚
热度- 27 ℃
魅力- 2 点
贡献值- 27 点
玫瑰- 2 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2017年6月12日上午9点,年仅45岁的推理作家鬼马星(马雨默)因病逝于上海中山医院。本文为作家蔡骏撰写的纪念文章,转载纪念。
w5 A6 ~! X, o
6 a0 _. p. T) ]0 ~, j9 n' G) {鬼马星(马雨默)。 图
2 ?( @ z3 C9 Y& Z
" X) Y# N* b8 i+ f4 B十七年前,2000年,八月的最后一天,或者,九月的第一天。我平生第一次到北京,得到平生第一个文学奖“贝塔斯曼·人民文学新人奖”,获奖作品是一篇名叫《绑架》的短篇小说。
, k1 H& [# i$ h: s9 o* i1 A6 L m- I0 y" L# `$ S( D
那时候,我才二十出头,不认识这个文学圈的任何人,也从未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小说,只在榕树下网站发表过十几个短篇小说。那时候,我还没有开始写悬疑推理小说,只知道推理小说有福尔摩斯,却不知悬疑小说为何物。我是在贝塔斯曼书友会目录上,看到了这个文学新人奖的征稿消息,才偶然地把小说投过去。
. r8 \: w8 j: x, L, \ J' _! A5 Z2 c6 l3 M- a8 M& g: C( a
很幸运,在北京的颁奖礼上,据说从十四万篇投稿作品当中,我获得了二等奖,我记得陈村老师也是那次比赛的评委。而一等奖得主是谁?是一位女生,跟我一样来自上海,她比我年长几岁,但当时依然非常年轻。我还记得,她的名字叫马雨默。! O0 @9 E. I9 f
0 g- S. ^- h7 ^7 D3 Q这是我俩的第一次相识。
. E) Q: k) |: l A) I; H( `1 Q! ^" [& a
7 u6 G& r8 a. R5 |: H: t
不久,我们两个人的获奖作品,都刊登在那一年的《当代》文学期刊上。当时,刊发我们作品的编辑是孔令燕,如今已是《当代》杂志的社长。0 v9 }3 V: \4 d1 M! R! Q
) O) M1 K: Q* i9 |7 \在我们这个圈子,我几乎是第一个认识马雨默的。当时,中国根本没有悬疑推理小说的创作气候,也只是非常零星的传统作家在写破案与刑侦题材。
' Y w) k, ]7 q, w; R9 a
+ j1 }6 }/ u, `0 h/ {9 C$ h第二年春天,我完成了自己第一个长篇小说《病毒》,走上悬疑小说的创作道路。" s% E' [; K( H
/ s/ X0 v2 A" L6 s3 M时隔数年,大约2007年春天,我从其他朋友口中得知,马雨默也开始写悬疑推理小说了,并且有了一个笔名——鬼马星。
9 W/ B9 q! d$ ^; a: F* j: H8 T' A( d( G# `) v; X
同时我也知道了她的一些身体状况,这让我非常钦佩!当时我刚创办《悬疑志》杂志,也请鬼马星为我们的《狄小杰》系列小说写过一篇,名叫《枯叶博物馆》。
5 X$ @9 Q6 O8 W' P/ z; }9 B6 G
$ r% ^" t6 S6 W9 R2008年,我才跟她重新见上第二面。当时她气色不错,她还给我推荐了许多美剧。
2 ?& D: I+ \" a9 x& j
+ M7 x. T( F, g以后,我们虽然见面不多,但经常在网上互动。我看到鬼马星出版了一本又一本推理小说,一个又一个探案系列,还有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我为她而感到由衷高兴。
% Q/ n8 Q, O" z6 c+ M
) V2 d" A; Y% b* t去年,世界华语悬疑协会成立,我向鬼马星老师发出邀请,请她担任协会理事。整整一年前,首届世界华语悬疑文学大赛启动仪式上,鬼马星老师也曾出席,并成为大赛评委之一。
' t& ?5 u6 Z# V/ w: y
$ i% K3 G; K( \还是去年,大约是年末,我专门约鬼马星老师见过一面。我们聊文学,聊未来的创作,聊她的写作计划。我相信她还有非常旺盛的创作力,将写出许多优秀的甚至伟大的作品。
2 C; F7 u( K" h5 ?" _( E" d4 p8 k) {; X! t+ |3 h2 ^, M
后来,我听说她住医院了。因为她事先跟我说过,所以没想到会那么严重。直到6月12日,噩耗传来,晴天霹雳。我在第一时间证实了这个消息,惊愕,悲痛,甚至悲壮。+ e" U$ H7 | b( `% X, a5 s
8 r* Y4 W7 g, P( m: q7 K! h; a
为什么,我要说悲壮这两个字?% u$ q5 z7 @, P8 M9 `" ]! ~' E
% M3 Y% h* L1 B* E: y9 U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8 Q0 |6 m8 F, d$ P O0 J7 {6 q) G8 V6 x: l
其实,中国原本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推理小说。但有了爱好者,有了写作者,就有了中国的推理小说。欧美的推理小说,离不开阿加莎·克里斯蒂,而中国的推理小说,自然离不开鬼马星。
! ]9 U) ~2 e _/ I1 d# q* D
6 ?$ {# h9 ]0 \8 X. t, c今天在这里,我并不探讨学术问题,也不想赘述鬼马星的文学成就,更不想谈论影视改编以及IP等等时髦话题。因为她的成就,无论在推理小说读者中间,还是在作家圈里都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B3 Q1 T8 n* f2 g( l% O& \
! L! g- ~4 L% g/ ^' R! K" ^
我想说的是,在被病痛折磨的这么多年里,在欧美日本推理小说日益流行的巨大阴影之下,在类型文学受到主流文学批评界的有色眼镜审视的文学环境中,在人们日益习惯于阅读数百万字的网络文学的时代洪流之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支撑着鬼马星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中国推理小说的半壁江山,乃至于被广大读者们用口碑投票称为推理女王?
6 d* E- Z( D. R( o
* z' N' O$ i8 n8 J( U* v: h鬼马星的文学道路是孤独的。
2 S& s$ C" p/ t# h9 }2 h/ X- k4 Z3 q! Q) ?

) ?4 V" Q, u) E2 t- C# I/ i虽然,从本质上来讲,古今中外,每一个写作者都是孤独的。但在当今中国,悬疑推理小说的写作者,尤其孤独!他们需要背负许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市场的压力,出版商的压力,影视公司的压力,媒体的压力,甚至读者口碑的压力。
# f+ O$ ^( p s5 j+ C+ p+ @: V$ ?好不容易,苦尽甘来,迎来影视产业的繁荣,又要在改编过程中面临种种限制,尊重原著的改编难上加难。而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说谁还会看十几万字的本土推理小说呢?如果要看,那去看东野圭吾好了!
* C0 ]4 ~# h3 R6 c9 Z2 S# U" o; V7 w+ \8 c
这个时代,许多很有才华的小说家,因为生活所迫,因为有更好的归宿,或者因为看不到希望,放弃了写作的梦想。从此这个世界上,失去了一个优秀的作家,却多了一个平庸的常人。这也许,不是其本人的损失,但是中国文学的损失。( h6 \2 [# _- U( x1 m* k
* q) l- W% h$ n8 r) ?. X6 a: _: h
文学,是一种无形的却是强大的力量,它让我打败了许多磨难,它让我的内心坚不可摧。
3 E% \- J( I; s$ @9 b
: a. V% M. P* K. C在人世间诸多美好品质之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字——坚持。- @1 \! Q( H$ ~1 F9 v# _8 B
( c* A9 a2 u3 R1 [/ i5 b
鬼马星在坚持,她不放弃,她将写作视若生命!. C1 n: f9 O9 c! a! U& ^
/ |' J' ?. q2 w; r4 z
像坚持呼吸那样坚持写作!
/ }' W/ q! Y4 B2 V" O7 O
" c% F. ?( F j4 u; N( R2 A(对不起,悼文写到这里,我落泪了……)
/ w0 G1 u: h5 u) {: P4 K1 y( v3 O F, ^
也许因为,此时此刻,我的音响里在放一首郑智化的歌《别哭我最爱的人》。3 F! [$ l+ v9 q5 c+ ~
" G7 C5 h" ]9 u" j0 E7 v! U8 {可知我将不会再醒
+ J8 F, D4 ?1 x5 z6 J$ h$ m) ]
* U$ K- X# P% B# E$ s$ M在最美的夜空中眨眼, Q0 w' J$ w- ?4 F) w8 k+ \6 G- A
' k6 k# P7 p+ _9 x! ~+ o我的眸是最闪亮的星光
/ F# @, s( F( {8 Y' q* q0 n+ S) C" ]: [' ?: Y% D
是否记得我骄傲地说9 {/ f6 A0 M6 B5 f3 W
4 @& W) L; v! N% d; y5 D- c这世界我曾经来过, t8 j) q4 _6 e. a5 J; n
# e! p+ |) |" U6 c- ]6 W不要告诉我成熟是什么
c8 X; ~7 P) D, T0 Q
' `' L+ I7 V, \. h6 l3 ~* G我在刚开始的瞬间结束
, F$ r; z5 y' A, _: ~& A' o* v7 }* f! q6 ]3 Q. k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追思、纪念、缅怀鬼马星老师。她已成为一颗永恒的星,在最美的星空中眨眼! b# r. g" M/ x/ s
$ S) c# I5 u5 l) Q
而我们这些作者、读者以及同行,则不仅仅要追思、纪念、缅怀,更要从天上这颗永恒的星中,汲取某种强大的力量,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假以时日,再过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将坚持不懈,捧出更多更伟大的作品,来告慰这颗永恒的星!( f& z2 P% C) B' Y" X3 Z; J
( B. u; Z6 [7 i% h7 _: m
最后,请允许我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青青陵上柏》为这次追思会画上一个句号——
( k: Y4 I- Y; I$ {% M4 p, _9 j& C
' t9 c# l: Z! R# c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 @/ A2 [* D6 K0 j+ |' K. @, s& }
3 _* ]' v: c. V Z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4 w8 T$ {; R* U% C9 u$ Z3 o% L0 S/ A3 a
1 i% p* {' E: K5 Z6 t1 }1 N- Y5 F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b" @0 K3 T$ z( m/ P4 u; [( h+ |
. {% R3 ^% o3 h* a3 @* m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3 a% q( p9 d1 C) U/ Y0 @. E/ T9 \4 m* t/ R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 c( X+ w, h' L. |
" g4 b! [! `* D; T y' a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S/ o4 F* T: J3 {6 R& [ l+ M
3 K8 f$ h8 ?5 h$ H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w$ O; w- Q& t' `0 X; Q/ J( N' e' D1 m* o( S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 ]) B( _8 y% D9 V5 j2 ~( j: }) ^* A9 Q
/ L( J P' c8 Q* t: l) d3 {, J: w* j& i* V5 O0 R/ S- p1 d5 e
2017年6月28日星期三于上海
' @% `) N5 ?; q! X1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