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复杂的是人性,无常的是命运 文/蓝莓兔子 4 M4 I, Q- i( f% y3 q# N7 W

5 V& K9 T4 {$ B8 W% v2 d; ~ f% ~* Y
! F0 y9 g8 C4 Q3 t! B% S作为2015年阅读的第一本书,《清明上河图密码》无疑是一部诚意之作,作者冶文彪有足够的野心,所以才能用五年的时间去构建如此庞大的一个谜局,并将其分解为木火金水土5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篇章,用朴素而辛酸的笔触,描述流落于街头巷尾,市井之间小人物的命运与挣扎,最终将其串连成一个北宋帝国覆灭的惊天阴谋。
5 |, G6 J8 \2 _" [
; b( O4 U& U! I/ R.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以及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描绘当时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既是汴京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本书作者却以非凡的想象力颠覆并重构了这个故事,写就一本厚厚的古典历史传奇推理小说,其勇气与毅力均令人钦佩。由于画中所涉及的人物众多,故事的构思和驾驭也具有相当的难度,在写作时很难处理好故事整体构思与人物情感细节的关系。好在作者是谋篇布局的高手,用严密的推理和精彩的故事唤醒沉睡近千年的古画,令画卷中824位人物逐一复活,将一场热热闹闹、生动鲜活的市井百态呈现于眼前:汴河中行驶的客船、沿街叫卖的小贩、幽深小巷中歌女幽怨的琵琶曲、酒肆茶楼中隐藏的危险与杀机……
* d" i9 K" S6 F% g
6 c& l3 \; |# N) J" `! ~故事以一艘消失的梅船为引子。作为全书的开篇大案,此案的布局最为庞大,人物线索也最为纷杂。众目睽睽之下消失的梅船,如同魔术表演般的诡计,却难以猜透其中的手法。而新船上神秘出现的二十四具尸体,更为案件增加了一份神秘莫测的传奇色彩。其中剑神郎繁的尸体,则将此案和八子案结合在一起,以判官赵不尤的探案过程推动事件的发展。八子案中的东水八子因为新旧法案的争议,原本情同手足、惺惺相惜的八人却渐渐背道而驰,渐行渐远。而其中暗暗涌动的暧昧情愫,也成为此案不可或缺的一环。
9 {# d4 F8 b }2 R
& L; m7 e3 c' s7 ^. {% Z! k香袋案是书中最吸引我的一个案子。一桩突如其来的绑架案,和一个被隔空交换过的香袋,揭开了几个家庭与几代人之间爱恨情仇的过往。此案一波三折,背后的动机及情感纠葛均令人唏嘘不已。看得见的,是人与人之间貌合神离的虚情假意,看不见的,是纠缠心底数年的爱之心魔。同样是设局,有人心狠手辣,只为一己幸福就痛下杀手。有人却隐忍多年,终因一点侧隐之心,为他人留一条生路,也给自己的灵魂留了一个救赎的出口。1 q# L c' l# g' G- Q0 I
2 k6 @& v! {4 \4 x范楼案看似最离奇诡异重口味,其实反倒是整本书中诡计手法最简单的一个案子。只可惜,猜得透诡计,却猜不透诡计背后那颗为爱不顾一切的心。青梅竹马的爱,朝夕相对的情,蓄谋已久的仇恨与疯狂,促成了这个故事,也让设局之人走向一条再难回头的自我毁灭之路。" G4 |/ Q8 z1 L1 X7 r- i. y
2 N! B, q! w" z" ]9 @5 i
变身案的诡异之处在于它违背了常理,所以反倒感觉不可信。书中的两次变身虽用到了不同的手法,但都很容易猜透。这个故事真正打动我的,是何涣对阿慈那份恋恋情深。即使放弃万贯家产与尊贵身份,也要为爱涉险,与所爱之人厮守白头,平淡终老。好在老天有眼,给了他们最完美的结局,虽然过程艰辛曲折了一些,经历了几度分分合合,但总算找回相爱的彼此,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0 Y/ ]* p% {- n% ^5 C- q& B2 S5 X: Q- N1 V7 y) a+ ?; p
最后的梅船案犹如串珠之线,将所有案件串连起来,使之环环相扣。好似一场庞大的棋局,每个人物,都不过是书中的一颗棋子,虽作用不同,路线不同,却在冥冥之中奔赴着一个共同的结局。作者用了不算长的篇幅,把前面各案件中留下的小尾巴都抖清楚了,也将五个案件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这看似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阅读的时候也一度为作者捏了把汗,怕他挖这么多坑,最后却难以自圆其说,成为一部烂尾之作。好在作者对大局的掌控能力足够强,尾巴也收得很漂亮。# z) O) o) ]2 g% O
9 j3 L" C" D# c, ^- W# O2 [% [% d
可惜的是,第1部的故事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书的最后,依然留下了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发展的悬念:比如紫衣客有何寓意?谷二十七的自杀真相是什么?是谁将林灵素的“天地清明,道君神圣”篡改为“天地不清明,道君欺神圣”?而设计这一切的背后人物到底是谁?意欲为何?
) i: |0 j; J) U1 D4 Z+ n4 P e8 a f& H7 L# d
回顾全书,贯穿故事始终的,除了梅船案之蛛丝马迹,还有无处不在的情感倾注。这其中,章美对简贞的怦然情动,宋齐愈对莲观的念念不忘,饽哥对小韭的一往情深,何涣对阿慈的一见倾心都令人感动。无论是达官显贵之后还是街头叫卖的小贩,都为了自己深爱的女子赴汤蹈火,不惜搭上前程或牺牲生命,甚至于剥夺他人性命。而那些流动于荷塘月色之下、幽深小巷之中的缱绻柔情,也和书中的诡计与悬念自然地融为一体,成为各个案件中不可或缺的重头大戏和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诱因。2 t) w2 b' a6 C$ ^0 d0 y+ D" }
- D, o/ J! G: @5 k# i, `" Q故事中的女性情感则相对被动,命运也大多惹人同情,莲观,简贞,春惜,侯琴,阿慈……那些面如桃花,目若秋水的美丽女子,却往往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有人被套上无爱婚姻的枷锁,有人沦为他人权色交易的棋子,有人被推入虎口,饱尝生活的艰辛。即使仍心有所属,情难自禁,却终究难敌命运的安排,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单纯心事锁在心底,或相夫教子,无悲无喜;或空守深闺,徒留怅恨。只有受新思想的影响较深的瓣儿,愿意抛却地位与身份之差别,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真爱,终于得以和姚禾有情人终成眷属。
% ]4 X3 \9 ]2 [9 O! i8 l9 C* ~. }- u2 ~" D, x7 U- {
整本书读下来,如同观看了一场展现人生百态的表演,虽淋漓尽致,却又令人不胜唏嘘: u) ` K, A# l5 ?+ b
有人蝇营狗苟,勾心斗角,为了一己之利巧取豪夺,沽名钓誉,反倒沦为他人的杀人工具,生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 F) ?, c3 M. S' i. ^; n0 B有人坚守信念,即使陷入绝境,性命堪忧,依然义字当先,以忠胆侠情谱就一曲千古绝唱;! M& P. ^* _" u1 E7 O! r
有人践踏亲情,泯灭良知,视亲人为趋炎附势、攀高结贵的踏脚石,不惜将其推入痛苦的深渊,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r% R/ p4 K/ W0 e% b
有人为爱成痴,将一份两情相悦的爱情,熬成了噬骨的心魔,为爱铤而走险,却最终难敌命运的安排……+ j- Y7 B& u, p
复杂的是人性,无常的却是命运。在命运面前,每个人都身不由己。你呐喊,你愤怒,你抗衡,却始终看不透最终的结局。2 S9 H6 B% b) x* _" L
# i' j+ K5 ~- z. b比较有意思的是书中对清明上河图原作者张祥端的描述。作者让这个视画画如生命,七分认真,三分癫狂的画痴在书中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不仅是目睹梅船消失的重要人证,更在结尾处隐瞒了可能跟第2部内容有关的惊天秘密,从而成为衔接1、2部内容的关键人物。
7 K4 o, U, G8 |4 T
5 D) u# i2 B `5 X此外,从作者在书中配合相关情景创作的几首宋词、关于东水八子仁义之争、孔孟儒家思想、对情与义的本心等探讨中,作者的思想修养与创作诚意可窥一斑,其古典文学功底也不容小觑。! h3 V: q% W4 ^. H
5 N4 M* Y, J4 E E# C9 [- Y
最后再说几点不足之处。
n; t) ]' |3 d$ D* t一是几起案件中所用到的诡计手法并无太多新意,只是将密室消失、空间变换、神奇变身等经典诡计转移到了古老的时代背景中,使之更具传奇色彩而已。几宗案件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看似离奇诡异,不符合常理,但细细分析并揭开谜底后,发现作案者均是在某个环节上设置了思维、视觉或时间、地点上的障碍。而剖析每个案件背后的动机,感情也都占有不可忽视的份额,这动机未免有些单一。) v) y0 H$ ?% e! P6 m; G9 w5 n- n
二是最后一案中,由于篇幅所限,在描写池了了对曹喜的情感变化和发展时略显突兀,而张太羽对何涣毫无芥蒂的接纳和托付也不太符合常理。
* m" R" L" L6 T三是由于书中涉及的人物较多,如果不是连续阅读的话,容易忘记前面的人物名字。再版时如能在书的最前面按人物出场顺序制作一份包含姓名、职业及关系的人物表,供阅读时查阅,可能会更好一些。
6 T" C q+ U, ~6 U8 [四是这么厚的一本书,竟然还没有写完,在第1部的末尾留下一个大大的坑,真的是很不痛快啊!不过也只能期待第2部的早日面世了。好奇作者在下一部又会写出怎样的故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