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63
- 注册时间
- 2010-2-9
- 最后登录
- 2016-3-27
- 在线时间
- 25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6-2-21 21:44 |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水晶金字塔
- 积分
- 363
- UID
- 515
元宝- 1254 个
金币- 232 枚
热度- 128 ℃
魅力- 55 点
贡献值- 73 点
玫瑰- 0 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我们为什么要读推理小说?其实,在任何一种小说类型中都可以看到谋杀,看到诡计,看到解谜,而为什么独有推理小说中的谋杀、诡计和解谜是如此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令它的拥趸们为之着魔?难道推理小说中的谋杀是非一般的谋杀?它的诡计也是非一般的诡计吗?
4 g9 o4 z8 ?0 v& x4 M
: E' Q3 N( U' a- e2 ^% a 但很显然,说到谋杀的惊天动地,推理小说绝对比不上历史小说中的谋杀那般震铄古今;而说到诡计的精妙,推理小说恐怕也不如权谋小说里的那样阴鸷诡谲。事实上,推理小说中的谋杀有很多是直接而单纯的,甚至是无为之为;它的有些诡计,也是情势使然,并非为处心积虑。只不过是留下的线索太少,所以看起来有那么一点儿不可思议罢了,一旦最后揭穿,会发现真相真是单纯得可笑!
: G% }9 Q6 U2 m y+ n
) Y# E3 U8 G1 ]( I0 j 因此,也许可以这样说,推理小说的魅力,正在于从谋杀到真相之间的这段漫长的隧道之旅,它所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在黑暗中凭借着微光来寻找出口的历程。尽管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但恰恰是这种挑战成就了推理小说的独特魅力。
& Z) B5 S- D) i- J! x
, c* I9 T- ~% I 而这种魅力,则在西泽保彦的《解体诸因》一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9 s) K# I+ L% s2 T! w
/ N, n, ]7 T' p( I; ^2 L2 S; g 小说的开篇,便是一宗连环分尸案,一名中年妇女被勒死后,尸体被切割成了六块,丢弃在案发现场;第二宗案件,则更为恐怖,被害人被杀后,尸体被切割成了更多的三十四块;但要说奇特得看第三宗案件,一位美丽健康的妙龄女子走进了大厦第八层的电梯,但经过短短的十六秒,电梯在一层停下,电梯门打开后,人们惊恐地发现,女子已经变成了一具尸体,而且,她的衣服、头部、左手和左脚都不见了;第四宗案件看似平淡,是一起将人杀死后,分尸抛弃的案件;第五宗案件就远远没有上面那几起那样恐怖,但却更加诡异,一只灰色的玩具熊,没招谁没惹谁的,居然被人用剪刀把胳膊给剪了下来,而令人惊愕的是,有人用一只带血的手帕把那条剪下来的胳膊,绑在了玩具熊的身上,是谁会做这种可怖的恶作剧啊?等等等等,薄薄的一本小说里,一共讲了九宗如此这般不知道该说是恐怖还是诡异的分尸奇案。
3 R% }" Q9 I9 h& e8 d3 J4 ^- p ; g. `4 \( l7 r; ?) o
可是,杀人就杀人吧,为什么一定要分尸呢?
1 n) }! Q9 `; ]2 A; @6 }0 H3 _
/ P; C/ \5 D5 i 说起这个,一定会有两个字在很多读者的脑袋里浮现出来:变态!3 S+ l; @2 @9 |; f
% z( Y* R3 I: @# Q; J7 V
凶手分尸就是因为变态,他们喜欢分尸,他们为了分尸而分尸;只有在分尸中,他们才能获得满足获得快感!只有通过分尸,他们才会找回自我!…… ` U4 v4 @; V9 y
1 t x! J) \$ L# u4 y 如果你会这么想,那么我恭喜你:你已经中毒了!中了那些不分是非、毫无逻辑、血腥残暴的三流恐怖片的毒了!然后我还想说,其实那些片中的主角并不变态,变态的其实是编剧和导演,因为只有他们是整天以想这些变态的事情为业的人。& J! Y4 N, v9 C) {
; N& j3 {. Q, \# M; X0 w 那么,杀人之后为什么要分尸呢?
- L" H( m! [/ X* c
2 a6 G& R5 z0 E: ~2 @" w! Z. b 其实大家随便翻一翻报纸,听一听新闻,看一看电视,就会很快找出答案。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杀人之后分尸的案子是屡见不鲜的,国内国外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而且关键是,凡是这些上了大众传媒的案子,都是已经被破获的,它的真相也是被这些传媒们津津乐道的。你一留意就会发现,杀人之后分尸的理由,非常简单,而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便于隐藏或抛弃。因为尸体被发现的越晚,凶手便越安全。如果尸体不被发现,那凶手基本上就可以逃之夭夭了。
7 k& H1 ~3 V) w$ N
! {% T0 m& q: E( ^2 M 所以,分尸的逻辑其实就这一个:为了不被抓住。
. }' @) t" H- v/ \ ?8 ?
0 H6 d9 `1 P1 P0 T 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情况不同,手段也就不同了。反过来看,不同的分尸手法背后,其实恰恰隐藏了犯罪的线索。当侦探们开始探讨凶手进行分尸的逻辑性时,真相便开始越来越近了。) u- g7 I K) O
0 {' I" J' c& R! @* d' W
因此,当西泽保彦将《解体诸因》里的九宗分尸案的真相大白于读者面前时,读者恐怕会发现,凶手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却惟独没有变态!& l, a3 C* T8 {/ t8 u! s1 p; t- E
: h0 i6 x+ ]7 ^% f! w4 Y8 r 而且,小说中更多是分尸是面对意外时的应对之策,处心积虑的分尸简直就是没有!' @, q2 B L S& s. Z3 s5 L
" e6 T3 |1 L1 F: f
但这些案件中令人好奇的是,在那九宗案件中,都有着各自怎样的故事呢?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些案件,又是什么事件导致了分尸的结果?而且,侦探又是怎样找到线索,还原出事件的真相呢?
; L$ N7 L/ Y$ V! G) i. \9 b6 o . \6 r. E: X8 U# `
还有,作者在这部小说的《文库本后记》中这样写道:“执笔《解体诸因》的过程中,我相当确信,比起搞笑,我植入的应该是一种黑色幽默。”3 Q, B4 G# d. W% |2 g
+ s5 l" {% m0 h) o 看来,作者显然是不满足于读者将这部作品定位为搞笑作品,不过,它的黑色幽默之处何在,就真的需要读者慢慢品读啦!
5 P; m( K, j7 C
( Y9 B! q; U9 O1 T; x1 e- J, i(凤凰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