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4
- 注册时间
- 2014-10-27
- 最后登录
- 2017-11-28
- 在线时间
- 163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7-11-22 09:18 |
---|
签到天数: 77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铁杆推理迷
- 积分
- 254
- UID
- 37857
元宝- 3412 个
金币- 2953 枚
热度- 29 ℃
魅力- 29 点
贡献值- 26 点
玫瑰- 0 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本帖最后由 蓝莓兔子 于 2014-10-30 21:46 编辑
7 l& q/ D/ V% p( w
- [2 C% b. f* d2 {2 k5 ~- q) ]: o0 Z《坏小孩》:一念地狱,一念天堂3 L" B1 O2 I' O" y6 r4 q0 r
文/蓝莓兔子
. n, N3 ]' u5 K$ U, A4 H! B4 H- [7 B+ l

! d$ S. f) i% W
5 c8 Q4 e: R0 p9 L. s* q% g& X: A% L
. y+ i( `4 ^# [
暑假即将收尾时收到这本《坏小孩》。和紫金陈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一样,依旧是一次捧起来便无法停止的阅读,故事也是一如既往的精彩。虽然读完这本书只用了四个小时,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却一直精神恍惚,不断地回想故事中的情节,仿若走进了《坏小孩》的黑暗城堡,被那令人心酸的成长历程和随之而来的浓浓恶意所深深感染,心情一度低落。$ d5 v: Z8 v, y0 t' ?' t5 R
然后试着开始重新阅读这个故事。不为别的,只是想要暂时忘记自己的生活,代入少年的人生,去体验那个渴望被理解和关爱的小小世界。或者,试着去感受他/她们内心的冰冷与绝望。4 q8 c* o0 J1 e) V, e) m$ |
9 P5 Z/ O9 _7 c- r6 m- Z【一】 故事% C1 g' Z; z. J" m; y8 |! k4 y. W
6 E8 R' _$ Q+ ~9 ?- _! q4 R《坏小孩》注定会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故事。$ I+ h; F/ d/ _# M! a# J
上门女婿张东升,因为妻子外遇提出离婚,一气之下设计杀死岳父岳母,不料却被三个孩子无意中摄像。
; C1 \7 {4 |7 X8 d) Z" k此后,三个孩子和张东升的人生轨迹被奇妙地改变。而随后接连发生的几起命案,更是将四个人的命运,带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 q# q$ _5 G% w) K! }3 I# b这是一场生存与杀戮的游戏。4 g8 P; F% Y; U6 l% A
死亡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从你推下第一块起,便再也无法改变随之而来的相继倒塌。' ]2 @2 S, _0 I7 {9 z
于是一个本该轻松愉快的暑假,被少年黑暗的成长历程和浓烈的恶意层层包裹,成为一场飞蛾扑火般的死亡盛宴。
5 w2 P/ n# u |" R. V- o; @7 n一个从温和善良渐渐走向疯狂泯灭的灵魂,一本记录“真相”的日记,一连串冰冷残忍的谋杀,一个个精心设计的谎言……
' |. m% Q5 F# H5 r; d九条生命,徒留无限怅然。' a2 L+ E, z: X5 G4 |; X
他是残忍角斗中最后的存活者,也是被现实社会无情吞噬的牺牲者。
/ _* e% U% D6 @& e1 L8 N9 t8 l
' Y2 Z) m. z$ m$ |" k不管他此后的心路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的第一次犯罪看起来都是那样情有可原。
# s! B4 m* O/ u! c1 [事实上,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朱朝阳比大多数孩子都更加令人省心。品学兼优,隐忍善良,即使被同学叶驰敏那么明显的恶意所欺凌,他最终仍然选择了令人心疼的委曲求全。' d0 M( W( @" m7 e
然而就是这个温和善良的孩子,在遭遇了一连串不公平的对待和恶毒的谩骂后,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2 [4 N M6 g) {0 ?1 X3 N* C
这变化的起因来自于他的父亲。反观朱朝阳的几次杀人,朱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父亲,他本应是儿子心中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然而他的漠视和虚伪懦弱却一次又一次粉碎了儿子心中所有关于父亲的美好幻想。即使如此,他仍然努力想要在父亲眼中维持一个完美的形象。) }- o: E. H) ~# |( j: f) ~: U
朱晶晶的不幸在于,她不知道自己轻松拥有的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哥哥梦寐以求的。在父母的庇护下一直刁蛮任性的她,从来不懂让步为何物,也不可能理解哥哥那捉襟见肘的生活和渴望父爱的伤痛。她更不知道,自己的哥哥其实是一个天才。
5 a: q* D: W& h, z朱朝阳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他每次实施犯罪,都带有强烈的模仿意识,比如在杀死朱晶晶时,他的手法尚且简单粗暴,他亲眼目睹了张东升的杀人视频,所以自然而然地模仿了张东升谋杀岳父岳母的方式。如果说那一次的犯罪是一气之下的激情之作,那么之后朱朝阳的内心显然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第一次逃脱法律制裁的他,在这一次的犯罪过程中初尝乐趣,体验到痛快淋漓的报复快感。他憎恨那个掠夺者,并且将父亲对自己的冷漠通通算在朱晶晶头上,坚持认为是因为她妈妈和她的存在,才让父亲抛弃自己的,所以他天真地以为朱晶晶的死亡能够让他得到父亲哪怕多一点的爱或正视。
: D- I; [# N. B/ D8 q而他在杀死父亲和王瑶时所设计的谋杀方式,也明显是从张东升身上得到的启发。7 E( b* ^, ]; d* v
那么,朱朝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滋生出那样疯狂的念头的呢?如果说杀死朱晶晶只是他愤怒之下一时冲动的过失产物,那么杀死亲生父亲和王瑶的想法则是他冷静思考后的一种选择。这个选择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虽然他对环境和命运都有着诸多的不满,但他依旧是一个善良、上进,有着大好前途的少年。可是王瑶在安排朱父试探他时所说的话字字狠毒,甚至威胁到他和朋友们的生命。试想,一个未满14岁的男孩在面对这样的恶意时,他能做出怎样的选择?3 i# W0 M! B% m+ f: z) @8 a# ?! w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一边是黑暗的炼狱,一边是虚幻的天堂。不管他如何选择,他都注定无法再拥有平静的生活。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他轻抬脚步,走向虚幻的天堂,至少,在判决日来临之前,他可以享受片刻的宁静,以及,父亲本该给予他的一切。更何况,那个判决日也许永远都不会到来,他有信心让时间掩埋一切秘密。" C8 c" z$ p) g3 A8 O f& @2 y6 S9 ^
天堂和地狱的距离,不过是一念之间。
( X& {4 [4 l. }) M
4 | J8 O0 E1 x) p' x( g( ?在写作这个故事时,紫金陈的技巧更趋于炉火纯青。文中未见有刻意雕饰的痕迹。他更像一个忠实而冷静的记录者,无意针对事件进行个人的评述,而是任由一连串既是巧合又是必然的事件自行发展,并最终汇成一个令人震惊的结局。; D: y; d( E* H1 a- r
紫金陈曾经说过:“这是一本凶手、动机、手法都一目了然的推理小说。”我们都知道,做为一本优秀的推理小说,作者一定要隐藏什么东西,才能让读者在阅读时充满解谜的乐趣,而读至最后的真相时,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也正是推理迷们一直以来所热衷的。
% w1 S0 Z O4 w8 _7 H8 ]然而这本书却是个例外,作者大胆地将一切呈现在我们眼前,没有叙述性诡计,没有概念偷换,没有离奇的作案手法,没有未知的杀人者或杀人动机,那么作者到底隐藏了什么,才会在结局处产生如此大的逆转,并带来如此震惊的感受?
- Y5 R( @8 l" U5 T C% _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了许久。我的答案是:心事。在无数细细密密的伏笔之下,作者隐藏的,是少年那颗被恶意侵蚀得千疮百孔的心。
: O& ?, ?: t: v: v) Z如果你不能将自己代入他的人生,那么你也许永远都无法理解这样的一个孩子,和一个近乎疯狂的故事。
/ N+ `' S/ Q% a+ X
6 X0 S; B5 c& m5 Y2 c7 i暑假已然结束,而少年的未来,却掌握在严良犹豫的手中。% g9 }/ S F& ?) U( e* _% W
面对一个天才孩子,他的决定将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好想做一个全新的人啊!”这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孩子对他最后的乞求。9 j% N# r3 e, P" q8 j1 ]+ u
我喜欢这个开放式的结局。它将评判的权力交到了读者手中。
$ _8 t% h, z. U少年犯罪,是天性残忍,绝不应姑息,还是环境所迫,可给予机会?
6 E8 `" @5 f: |, w# P6 V+ l& E b你的答案会是什么?
+ E* M% @8 W* _8 |, V. O, p2 j7 @& c- C
【二】人物2 p4 ]* N) X `- B% |
9 R! H0 }7 U, K: l R' o 【朱朝阳】5 H5 @8 o# n# K7 K
朱朝阳,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
+ T. q8 V$ |% p# `& Q毫无疑问,他是个天才,然而又是个不幸的天才。
$ r3 v7 u& w$ ]2 u" i6 I0 l1 ]' i0 e父爱的缺失和母亲世侩之气的长期浸染,使得他在拥有异于常人的天分和优秀成绩的同时,内心其实破碎不堪。为生计所迫,母亲对他疏于照顾,所以他不得不学会独自处理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而优异的成绩和贫寒的家境,也注定了他在学校里不会有特别要好的朋友。/ N2 o- h# n$ ~. J4 } j( S( m
所以才会有丁浩和普普的出现。那是他长久的孤独中,难得温暖的一段友情和爱情。
7 k# O8 C: n6 H+ N* T) F# L5 k0 j0 U) `( @ X) |
朱朝阳真的爱过普普吗?我想是爱过的,当他可以抛开一切世俗的因素,面对普普的温柔与善良时,有那么一个瞬间,他也曾憧憬过自己为丁浩和普普所设想的美好结局。但他知道,那不过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罢了,他必须让自己从梦中醒来,才能独自面对艰难却又充满希望的人生。% G$ _6 Z7 l) a
有些秘密是永远无法与别人分享的。朋友,亲人,爱人……他们都曾经给过他令人眷恋的温暖,但也可能将他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7 v% X4 j* \2 y! `& c' P1 N+ [而他想要的,是一次真正的重新开始,再也没有恶梦,没有谋杀,只有充满希望的未来。9 e2 O4 ^7 ]! o5 h3 b, N
所以,他不敢爱普普。普普就象一面镜子,照出他丑陋的过往,每时每刻都在提醒他那个梦魇般的暑假,他经历了怎样可怕的蜕变与痛苦的成长。他几乎能感受到那些邪恶的念头如毒蛇般在心里吐出芯子时发出的咝咝声响……5 ?$ Q( `" z6 }1 z/ x( Z' I1 u0 N1 v
1 X0 r+ G3 |! m: k 【丁浩、普普】6 i6 c& J5 ^8 E% {8 b
作为杀人犯的儿子和女儿,丁浩和普普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不那么受欢迎。人们毫不吝啬地给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贴上坏小孩的标签。仿佛杀人是一种遗传疾病,而杀人犯的孩子一定会无一例外地继承这一“优良的光荣传统”。; ^6 @ y1 d; ^7 i+ V0 X6 \* \. t) d
可悲的是,正是因为人们的轻视,才将丁浩和普普推入了“坏小孩”的行列。他们从童年开始,面对的就是整个世界满满的恶意。他们身边充斥着性,谎言,暴力,谋杀。所幸,即使是这些世界上最卑劣的内容,也无法抹杀他们性格中的良善与温暖。正是因为这种善良,促使他们在朱朝阳受到伤害时伸出了自己友情的双手。
8 d0 x" b. {' S6 I6 ~' Y' r* v5 x) o如果他们能和别的孩子一样,拥有正常的家庭和被关爱的人生,他们也会前途不可限量。
4 v+ Q% K; X/ x& s! Y; Q; g只可惜命运太过残忍。
' T8 d4 L) H: @6 C2 x' X1 {4 U1 n% I0 @% d. {5 n- n
【张东升】
( w2 L( U: s" ~& Q1 u9 j' n那么张东升是坏人吗?也许是,也许不是。当看到他谋杀岳父岳母的时候,你也许会认为他残忍冷血丧心病狂。然而当你了解到他的爸爸妈妈被徐静赶出家门时心底的凄凉时,你又会觉得一切其实也不是那么不可原谅。
) O) g/ S# G) X, X- H他也曾经深爱过,努力过。甚至在最后一刻,他都还在做着和徐静重归于好的美梦。但现实终究不如人意。爱一旦离开,只会渐行渐远。0 |3 a- C/ H4 A6 B
; H; D1 x& B- i: Y; e+ Q
小时候看电影,我们总是喜欢急急地问父母,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好像只有弄清楚好人坏人,自己的一颗心才能正确地安放。+ ?' U' [) T( Z3 Z/ r/ @
长大后才知道,哪有绝对的好坏?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界限分明的两块,更多的是混沌而糅合的一片。
! L: C |. R3 N& {: r; C
1 P+ F W8 O9 H) E 【三】选择
: M( g3 P" Z) P5 P! y, S& L
$ y& D5 n6 O. I6 V+ l是做一个隐忍的好人,还是做一个幸福的坏人,这是每个人都可能会面临的选择。$ d6 S, m) [6 c' _& b# e
一面是长久的痛苦与漠视,一面是甜美的贪欲,罪恶的漩涡。
5 }+ v) l) T% b, @# T% q" U" O这样的选择向来是艰难的。人们总是习惯于斥责别人的选择缺乏正义,却从未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需要面临同样的选择时会不会坚持正义。
- l% Q8 U& ~1 T' \, I- k; ?0 }+ w写到这里,想起周浩晖在《死亡通知单2》和《邪恶催眠师2》中分别构建的两次艰难选择。其一是让一个老师为了保住自己学生的性命砍下一条手臂。其二是让一个自称是爱狗人士的人和自己的狗狗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共处六天,最后因为饥饿和求生的本能,他杀死了自己的狗狗。! X5 }, A( @0 `# p& B# i6 a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或许,我们都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我们所自诩的正义和良知,有时候根本不堪一击。之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坐在这里,对着别人的对错指手划脚,也许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和别人一样痛苦的人生。; _9 I' O! M5 i9 Y. P
与其问坏小孩为什么会变坏,不如想想我们和这个社会,带给孩子们怎样的影响与伤害。
7 j. u) _( W `, O$ R8 v当孩子们眼中只看得到恶意和欺骗,当扶不扶成为拷问人们道德良知和骗取金钱的手段,当孕妇为了博取丈夫欢心骗年轻女孩回家给丈夫奸杀,当女大学生出门坐错车都能成为被害的理由……当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频繁地成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中最常态的新闻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谁才是谋杀孩子们良知的真凶???8 L: H7 ?5 g& ^; Q
/ g; B4 E# P+ @( S/ k$ L
多么希望,这只是少年无比漫长而黑暗的一个恶梦。
7 X8 m# i0 `5 @& F) @" E2 m
( H V7 N0 B4 z% f% v5 m7 T% PPS. 7月12日~7月26日的日记,如果能写出来多好,因为它或许会是那个少年生命中难得的纯真记忆,尽管只有两周。
' [$ b* g" C( R2 |" i- S3 N. |1 _! u2 h& F1 ]2 a% @! L
7 Y/ V" H. `1 v$ J1 N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