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奇想·天恸 ——中国原创推理小说的不足之处 时间:2009年3月14日20:00
: O9 V- Z, V' p. ~ F' v) d地点:原创推理俱乐部QQ群
" y$ q7 Y2 ^6 Y. W: ~* X p主讲人:暗夜花儿开6 z; }2 `+ p+ ]- ?. x( B4 R3 |/ P
记录及整理:暗夜花儿开
3 q3 _, b" i, A" k今天讲座的题目是《中国原创推理小说的不足之处》; e' ?+ W; }7 [5 b
当然,不足之处有很多,今天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了. \5 Y* g/ h- e1 @3 X, S
每当我一想起本土推理小说的不足,我就想到了一本书+ o, P9 t- G( r7 G6 g0 n
用这本书来形容太恰当不过了,就是《奇想·天恸》(岛田庄司)
. c4 S P0 N5 A! Z6 }' I' `* ]——太多奇想的成份在里边,使得老天也悲恸了
0 H/ R# [+ p% P3 ~
好,我们现在开始讲第一部分: 一、 小说现实性不足 1. 过于幻想,脱离实际,过于异想天开 那个某位熊猫兄的文章我认为就这样! p* F f* d$ T/ E F: Q4 F' _
(Case:这本小说的解答属于几率为零事件)
7 E# M/ G% t& g2 F/ w. q" t' P在《人体博物馆》那篇中就是这样2 T+ n$ X a! z) `, N
(Case:也就是从物理学上来说也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 G- t0 C- b: v6 o s7 S6 ]; L' U这就是所谓的国产“新本格”推理小说,但就本人来说,并非很喜欢
& u7 H$ S! m8 U( O(Case:提醒一点,私以为国内并不存在新本格推理小说。因为本格推理在中国就没有存在过,因此不能冠以“新”)6 {8 y' V# @' x
(宫保鸡丁:这个个人口味问题吧 诡计要创新就很难做到现实性)
7 a. o x$ J( R, f" \2 E; z, Y. y异想当然可以,但一定要基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4 o# o X+ `& f9 s& q2 ]) g& q就是说,推理小说在现实基础上一定可以实现才可以
$ s; Z+ |: E; w# \0 [' U. D$ n6 c! o(Case:我倒是能够赞同将小说里的诡计谜团设计可以幻想一点,脱离现实一点,但是一般不涉及案情的部分,要是常识很脱线的话,会把人雷到)) a! o6 `& i0 m- e8 G2 P
(小强怕拖鞋:推理小说 本来就是在一方面满足读者的稀奇心嘛 毕竟现实中发现的可能性小些~~~我觉得异想天开的故事能讲的合情合理也挺有可读性的 呵呵)
$ l$ V* P+ ]1 B! [我没有说异想天开不行,但总要有个合理的解释
! W$ c, C( w" P5 ?, B(Case:只要谜团华丽,解答惊人,现实性我感觉可以放一边)
* i! V' d- W- _, m* V若别人一推敲,就发现漏洞,或是在人类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发生那就不好了 2. 常识错误 (Case:这个的确严重)/ b- F# M* T8 R, l" \0 q1 B& K, s0 P0 o
缺少常识,小说就变得不现实了# Z0 {2 _5 H2 Y7 @8 C
这尤其是背景是外国的小说中,更是漏洞百出, x' j0 v" f9 ?* |( K
比如说我以前看过一篇小说,仿日式小说,写的是在易拉罐上下毒,凶手在拉环上钻孔下毒。
6 E- h9 k4 _; |( q$ t' b但这位作者显然不了解日本,在日本,易拉罐是没有拉环的,它是往里边按的。所以,作者按中国的国情来写别的国家,肯定不对。# y5 M# c8 R1 [1 S
(年谨:我觉得这倒没什么关系吧……)+ p, U) l2 H7 q
这就像古装片里出现手机一样
) d' g: N& R9 a( A( w. I5 [2 `3 h因为不符合情境,所以感觉别扭 3. 缺少目的性 在推理小说中,某人的任何话语及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
z( ?% W/ l5 f; D+ Z用句电气上的话说就是:一定的“响应”就一定要有对应的“激励源”。
/ i7 }. Q; B( r2 ~3 a+ T可我们国产写手们小说中的人物很多话及行为都没有“激励源”
* m3 Y$ i* a0 P( }* |(Case:这个就和文学性挂钩了)- V6 i9 R- s/ m, }" ~7 o, a6 g
比如说,某作者小说中提到了某证人在某地看到了本不应该看到在那里的某A
: N$ X$ }" i; D可某A没有说明他为什么在那里,读者们就想啊:这可能是个线索
) Z: o/ @9 L/ }可到了最后发现这根本与小说毫无关系
8 { a5 w4 {" x( ^我们注重的是小说现实中,这些人做某事的目的性,而不是单纯为了迷惑读者而让人无目的地做不该做的事# u( V8 e3 J0 ]: X* I
(Case:这个情况相对好很多了已经,最近的国内原创推理,在线索布置方面都有头有尾)6 w" Q# E2 w3 {: A! p0 B+ T
某人做了一件打破平时规律的事,那么一定是要达到某种目的,或某种起因促使他去做的
; ?9 q% [% T, ~8 ^" m在本土的推理小说中经常看到一些奇怪的人毫无目的地做着无目的事 6 R, i5 C; o6 r8 |) ~; Q
4. 凭空杜撰 下毒都用氰化物,但却没有提到他从什么地方搞到了氰化物
2 s3 S0 j- s: m5 W I要知道,氰化物并不像白菜一样随便就从菜市场买到
; G' _: [3 w$ |- b某人死于氰化物中毒,可到了最后凶手伏法也没有提到氰化物如何搞到的
( \. m' X7 z% H, d7 D d) y就是说凶手莫名其妙地弄到了一包毒药3 O6 F# S# K2 P. T4 N- M4 @% g
(Case:这种事情我个人是脑内补完的,反正作者交代不交代对谜团的精彩程度没有关系) H) k _" k& p1 s8 b2 ~4 b8 ~
作者想当然的认为这是最好的毒药就拿来用,想当然的把它杜撰出来了。
" B G: j. P- R/ U7 S(小强怕拖鞋:或者一句带过,哦,该犯人在某某地方实习、工作,就搞定毒药了,感觉好弱)
, C) E1 ^/ T5 o/ h但总应该提一句吧 k6 R( m$ y# _' J3 i C; f" N
还有就是手枪,在中国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搞到枪的, d( u# \" x1 x# J
但在原创小说中经常看到枪杀的情节4 X2 C3 A2 K, u+ L$ l
啥时候中国的枪支也这样泛滥了? 8 n& l J8 `& J) q6 i3 h2 U
5. 想当然 错误的认为某些事的结果就是那样的,而没有进行过实际的求证8 V; I! a. A% t3 Y* h
比如说并不知道一个人行走的速度,以为一个人快走一个小时只能走一公里等等。. X& N2 O# U) z
这让我想起了某人写的超推理《什么什么六人》的* q2 X9 c% z5 T0 s
(小强怕拖鞋:这个归结于第二点吧)+ x8 U* X; P3 A8 k
作者以为那个女的走一个小时可能才走200米
; s9 W# U. v5 Q- d( m' B3 u居然想到把树从电线杆子上拉回来。。。( Y5 \1 b% v% u# W! [
看到的时候那个雷人啊
% N# v6 N1 b$ M! `) f: `1 o$ x; X(Case:我觉得这个好像没什么问题)- c+ w2 u' `# P" `. w) g2 n
没问题?我匍匐前进都比她走得快
9 S6 D4 @3 p O# T( U* s6. 写作上的常识错误
我听了他的话,我的脸红了
F, K7 `1 B( G+ N你们认为这句话有没有问题?" E& y7 N6 x. P( m8 h
当时他没有照镜子,怎么“看到”自己的脸红的?
7 ~1 |. r; D8 ]- _( B更离谱的是,在黑暗中,(在这种环境下,上帝都看不到),他的脸红了。。。
/ @% Q. X2 [- {8 k5 k' a& p我建议改为:我听了例子的话,我的脸变得很烫。。。
* h( R" }9 s* R9 x; j这一条只是小毛病# c0 T, z: u+ ~) {( \/ L
相比第一条来说这一条简直微不足道. f( {* L' \0 w m; U
(小强怕拖鞋:他自己感觉嘞 行不行)
D. G; t: U2 x9 t% f: P# E& x(Case:感到脸发烫通常第一个反应就是我一定脸红了……) G, j$ X! ?1 h
(小强怕拖鞋:我自己脸红都能感觉到嘞)! [3 v6 K% P g; G1 @ Y' P) Z
但感觉的是热烫烫的吧,你是先感到“烫”,因为烫才想到自己的脸红的吧
0 S0 j1 D6 |" G$ t& b+ g5 G' H(我爱阿加莎:我脸经常红。。。)9 L; S( g B9 T3 r& `
你脸红也是在“别人的眼里”才红
% K4 K; B% r( C5 l据我所知,你应该看不到自己的脸(没照镜的话)
: F+ D) t' C! ~2 ]* ?; x(Case:从推理小说讨论走向文学性讨论然后暴走成逻辑性讨论) 好了,小说现实性的不足就先讲到这里 现在讲一讲推理小说中的逻辑问题
3 J+ K% K9 w; F二、 逻辑混乱
5 B3 _' r" s& l5 ~' Q7 \
1. 反推论 推理小说之所以与其他小说不同,是因为它比别的类型小说都注重逻辑
8 p( |- W% S4 {# S- \但原创写手们很多人并不怎么注重逻辑,有时莫名其妙就把案子给破了
3 `( c0 m& `: y/ L: ?(桃七曼:点头。。。我很怕看到用很玄的理由来解释案情的。。。)
. G9 P1 ~; X$ p! v) i5 w0 I有人往往没有将所有情况都排除掉就证明结论唯一,或者通过已知情况并不能推出结论等等
& I: e( @" p# j4 X: l3 z4 k$ K(Case:嗯,我也觉得在逻辑推导方向问题还是很严重的)6 @+ e% H1 g4 F# `# l) d
还有一个更离谱的,很多人都犯这个错误
% }' X0 R' l4 Q' R1 M P. s# X假想一个结论,然后通过结论再找证据来代入8 V/ E2 L" t+ J# k9 `) x
先想到某个人是凶手,然后再以他是凶手的身份套案情,解释得通,嗯,那他就一定是凶手了
. `( G7 _/ u" b' _) p(Marlboro:传说中的第6感)/ Y+ i4 F- a' y6 k# [; z
(羽扁豆花园:那跟写作上的上帝视觉差不多是一回事)
3 k. I1 G0 D1 A o并不是证据指向凶手,而是正好反过来
! C3 I) B/ r n(Case:我也觉得这样就比较糟糕了) 我总结的第二条和第一条有重叠,这里说一下 2. 并非完全排他 推理小说和别的小说所不同的是,推理小说写作和阅读正好是相反的过程,即,推理小说的作者先知道凶手是谁、方法是什么等等,再根据此来编写谜团0 w/ s# ~, r6 }9 @
而读者却先知道谜团,再来猜想凶手是谁、方法是什么等等
) R' R4 q+ B% M, \, c而这里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作者可以顺着凶手是谁写出谜团,但反过来阅读却无法由谜团猜出特定的凶手及作案方法
* |) T J0 P' C( F打个比方来说,顺着河流的源头向下,最终可以到达入海口,但从入海口逆流而上,却可以找到很多个河流的源头# f& _2 V$ }, T" b1 S
只有我们把其他支流都排除了,我们最终才到达到作者设定的河流源头。; C3 ~! C. m8 j c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读者反映:6 u5 J: I, ^5 o2 [. G+ {6 T
按照作者的说法,不只某A是凶手,某B也可以啊( U! l/ @9 }/ W
就因为某B没有被作者完全排除掉5 K4 z9 r4 J5 j+ x
(Case:不过这个也是许多推理小说的通病,不只国内的,可惜国内少有奎因流的写手,所以问题更加严重)
6 |/ _# G9 e, J U: m' |是啊,所以大家应该多读一下Queen的著作/ ~) g( y A* ?2 b7 D T# X% I
然后更有很多好的没有学到Queen的,只学会他们的“挑战读者”了,结果一路推过去漏洞百出
5 Q& r6 M) J* ]0 X2 N5 r, e3 u所以各位,若没有奎因的本事就别“挑战读者”了
( r& S; d: G ~- b& u! x0 m(Case:国内的推理小说写手,还是以“诡计”为主)( }/ z# ?* _; R: Q" {" o4 N H) J5 w8 R
(小强怕拖鞋:这个我相当同意,不然看了真觉得是折磨人)" H9 T# Z4 }9 v3 I5 _4 d- {
可是诡计还是要以逻辑为主啊1 w! E3 L) X0 Q6 t( C1 b4 Z! G
(Case:包括我如果去构思一部小说,也是先想诡计,如果诡计没想好,其他都算了)1 Z+ R* W4 w4 `
逻辑都不通,诡计也就显得苍白了& O6 q" a+ E& R, s
(Case:嗯,我也赞同,必须要有严谨的逻辑来推理)
& M+ ^" a; J8 H, ]2 f3. 逻辑混乱
常出现的是时间或是地点上的混乱,明明前面说案件发生在五天前,到后面却说发生在昨天2 p' \/ \' B2 L. }* E
前面说案件发生在地下室,后面却说发生在阁楼等等
1 n1 H) W# H- F6 w0 y: j这个就要靠作者时刻提醒自己了' ? R: F6 _" M9 @( ]1 }9 v |
最好把每个事件列一份简单的提纲,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等等,随时参照
- r9 D" Z! q9 E3 l" Z* i(Case:这个好像不太常出现吧,至少登在杂志上的作品不太会犯这种雷死人的错误)
. F e; C) i! ]+ n; ^. h3 f$ G/ r马天有一篇就是,好像是在QQ上聊天破案的,好像叫《你问我答》! W9 q5 u, @/ e
那里就有时间上矛盾,有时不仔细看不太容易发现,这属于隐蔽性错误
2 r! t* j* E1 r; f. a/ m1 S(Case:你问我答有这个错误啊……囧,我很喜欢这篇。不过因为真相太震撼了,有瑕疵我也不注意)
* M! a# s$ L% [3 G' T* B关于逻辑混乱,还有就是:
$ e3 o7 u' O( l$ y3 {* s# D尤其在侦探指证凶手说自己推理的时候,逻辑更是混乱的一塔湖图" q- M$ p/ ~' Q9 y. y7 @
侦探说:我们来看这次案件有五个谜团,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五是,
0 L' F+ `- T( _. Y可在说完二是时,逻辑乱了,看完全篇之后,发现四是没有解释到! N! H" V: O3 u% H }- G
或是假唱一般哼哼过去了 _ Z: j2 m H# r" Q
还有就是,在推出作案手法时,凶手就暴露了,没有达到预期的震撼效果' c2 i4 n2 y9 P- W+ {
推理时应该像抽丝一般,直到最后才直指最终的震慑效果
$ d& O! @% E, k6 V, r( q7 a这就像每台节目的压轴戏一样- s) ?5 F8 g4 k1 b B
不小心泄漏出去了,那别人的兴趣大减
( f! ]" k, H: Q5 v- F% u k5 q但作者的包袱不够大,没有把核心全给包住' N( S8 Z" @2 x# f* G
(Case:不过,要看作者把宝压在哪里,有不少作品,是根本不把凶手身份当作吸引点的,而是将诡计的设计来吸引人的)1 x$ n" |. D1 n/ ?* T
我知道啊,我刚才只是举个例子 C# M( y- @" U% l1 e
最牛B的推理小说就是一直都在牵着读者的鼻子走
/ \1 m% b* K+ h8 H% S! C* D6 R5 W一旦让读者跳出去了,那这篇推理小说的光彩难免要大打折扣
1 W2 m, n5 t; K8 t6 a(Case:这样的小说其实越来越少,能够完全牵着我鼻子走的推理小说已经不多见了,而且和读者阅读量有关)
. J1 h% w; Q9 Z% ~6 h2 O1 k这只是一种境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j3 i' a& d2 t( g( j(羽扁豆花园:AC的小说就是)' `8 u: }7 f, j5 t+ o7 y* ~
(Case:第一次读推理小说的读者,肯定会被牵着鼻子走)
接着谈逻辑混乱, 又或者正说着手法,说到一半,拐到作案时间去了! m' A5 F$ W6 e* s- @: V4 W& U
作案时间说到一半,又拐到凶手是谁身上去了,结果大家都没有看明白/ O7 @' V* A% @5 I7 A! D
写推理小说首先自己的思维不能乱,否则大家就跟着你一起乱了。
( g! W8 W6 A% |这个我建议大家把凶手是谁定为标界点
+ F8 D& L; }; W9 ]& r* r5 p哪些应该在这之前说,哪些应该在这之后说
% w7 @! {3 H0 e# _+ H; b最好再列一份提纲3 b; j" c! `1 {3 M+ b
(Case:列提纲其实是比较烦的一件事)
' C0 P2 D9 d7 o: N/ S$ t不列当然也没有关系,只要作者自己的思维不能乱就是了 4. 解答牵强,小说无法自圆其说 作者无法给予小说谜团一个“板上钉钉”的解答,让人读起来,这种解答较牵强2 X# d1 x! q$ j% y d
虽然解答还算合理,但读者却不满意。 还有就是,小说写到后面连作者自己都没办法自圆其说了,逻辑一片混乱. S, O/ `5 ?/ R! ?
只好归结为文中的某人完全在扯谎,做梦,精神幻觉,或者是外星人入侵,超能力 t6 g& ?: ^- P& \) K4 i
真所谓是天上的谜团,地下的推理啊。
0 b: o" ~; Q) b8 Z, O常常看到在各个论坛或是原创小说发表的网站看到有人挖好一半的坑) \; k) ^; f" f0 f
问他为什么后面不写了,他说:我无法自圆其说了
+ {! U' Q* P) b/ ~(冰:诡计构思都不完全,还写什么)
; D; P1 s# l8 E4 P+ h- a# H可能一开始构思时设想的很好; [* @% j. r: |
但一考虑到Detail的东西,就发现没有办法了/ }) f) E- F+ j) X \8 W# `' b" [5 u
(便便:不仅诡计和逻辑要合理,故事也要合乎常理。不然整篇小说看起来会很假)* q* I# `0 M0 ^' @* e# ?( a
没错 ' H: S3 _1 f+ [( f1 \8 C: Q/ ^
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诡计”的问题 三、 诡计不足 1. 诡计过于简单 诡计过于简单,文字又臭又长,这实在提不起读者的兴趣! m- A9 H* C W1 K) Q3 O5 O: {
比如说,读者耐着性子看了300页,哪怕第301~350页是个惊天的诡计,那死也值得了7 {$ i! e- D* A- Q/ g
可郁闷的是,最后50页仍然波澜不惊
6 c F; O' B) A1 Q& l当然,诡计过于简单,这是相对而言,有的推理名家的诡计还不如我们在推理之门看到的一分钟推理,但他们写的就是精彩。为什么?5 s0 A7 [; N" D; Y' j1 }
因为他们巧妙的把握了小说情节的节奏
$ t a0 n0 P* S& B他们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放出什么信息,以达到让读者震慑的效果
' d) L' w' k8 H- v小说就像一个湖面,应该适时扔一个石子,激起一些波浪才好,否则就成死水了
# X x4 J9 B* W9 z X# Z(小强怕拖鞋:这几点讲的非常靠谱,有用); {2 M9 Z. Z% |& ^ T) D' A8 ]
这种诡计过于简单的就应该是那种打着社会派的旗号的作品% U# Y7 L) \3 O$ o4 |
《推理》上某篇好像叫《阳光灿烂》吧,讲一群家庭主妇勾心斗角的
5 R4 A! s ]1 Z4 O# z7 D/ r我就不太喜欢,根本就没有什么诡计5 f$ p# U6 P! Y/ F
(河狸:其实诡计简单很正常,主要看作者如何包装)
/ q" b6 U$ v0 H8 ^! f/ H河狸说得没有错,你那篇《XXX斯遇上XX斯》就不错 相对于诡计过于简单,那第二条就是: 2. 诡计过于复杂 诡计过于复杂,五千字的小说光是密室就叙述了两千字,而且操作又极其复杂的( Q1 @( v# T+ J
大家肯定看得云里雾中
* A$ ^- C. T/ E另外有些人只追求诡计的复杂性,不但嫌疑人物众多,诡计也十分复杂
, O( y$ l5 S8 \& M/ ]" b即使看了几遍读者也没有理解
4 x3 u* f, j8 i- W x3 n- j说句实话,推理大师们都不敢这么写- l! G5 u/ g$ z% R& J; S" p
(便便:不仅诡计复杂,阐述啰嗦也让人很烦)$ a0 N$ N+ s+ ?! n
(丁甲:话说皇后的《中国橘子之谜》里面的密室,我就没看明白到底咋整的)
2 x7 \) n9 Y3 L f; r, n; J《推理世界》上某篇《青山城堡谋杀案》吧,好像是伤痕写的9 h& N* O6 @; g% S) G0 ]* Z
那篇我实在弄不清那个诡计是如何操作的
% u9 a4 [% p, [% V! a+ Y- R$ ]3. 花样繁杂
有人经常把诡计写得超复杂,又是密室,又是不在场证明,又有死亡留言及密码破解,写到最后又来一次回马枪
, T& M/ R/ C3 D" i8 V3 ]这样的作者是急于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本事很大
9 d# C8 J& K; e* }& B但诡计多了,作者自己都能以驾驭
; c# N. ?% Z9 U& a' ]: F" T2 A这样的结果就是:花样繁杂,重点无法突出4 p! y9 r6 k% |- a- j0 G
(宫保鸡丁:“机械密室”不代表“繁杂的密室” 也有简洁巧妙的机械密室诡计)+ P. a) K z& |/ m5 F+ U# Y
我说的花样繁杂,是小说中各种诡计全都集中到一篇里来写
4 t7 l U6 u7 J3 {- w往往无法驾驭 再来说一下文笔方面: 四、 语言及描写上的不足 1. 过于漫画化 可能是由于《名侦探柯南》、《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漫画看多了的缘故,写作的语言及行为完全漫画化。- _, w% }; \- H5 g3 {. D. q4 Y
漫画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对话过多,语言有些白痴,人物动作夸张。) i9 ?0 f0 v& D/ g+ d
常见的就是对话过多,经常出现“汗~!”,“倒”的字样。: Q6 ^7 s: X/ T, j# C
(冰:这个MS90后写手用的很多啊)1 K) c4 \! c1 W! [# M
(小强怕拖鞋:个人写作风格问题吧)
0 W; s1 p% Q1 s( }/ N4 D(便便:漫画化不是错,只要运用得当) 2. 啰嗦 阿婆是大师,而且都是长篇,啰嗦一些也就算了
% p: V" H2 d3 x% k/ G0 M% f0 N$ k% G我们国产写手写短篇也十分啰嗦,看了全文之后,发现一半以上的话都没有用
7 Q/ A! O5 U1 y9 z* m+ d7 s这就十分不应该了1 P# @, H9 m' G! m9 o7 z
(羽扁豆花园:喂喂,抗议啊,AC怎么能叫罗嗦,没用的东西才叫罗嗦)# W- r! q( N. L, t% Y
(便便:有点慢条斯理的吧。阿婆)
2 C1 p' a x: E' j" V; Y+ e' h1 e(羽扁豆花园:AC的线索都隐藏在行文间,难道要一条一条的点出来?)
8 y' X7 F$ C, m6 w: f但会让一部分读者失去耐性% n& s" o! D4 _9 y v9 Z
(便便:一件事情翻来覆去说,就是啰嗦啦)8 [6 E2 \5 S2 F$ I. L
(丁甲:阿婆就是这样的文风,喜欢的人不见得少。至于部分适应不了的读者,爱看嘛看嘛去。)
! d- A( M X: k我重点强调的是这句:
, n" B/ t9 q' Y2 e而我们国产写手写短篇也十分啰嗦,看了全文之后,发现一半以上的话都没有用
1 d' e: E) f2 d5 C+ \这就十分不应该了
D3 O# a: e' y" [) A+ f这只会让人认为他是为了多骗些稿费
4 a) f" D5 l4 v- m我们笔法不成熟,最好还是简练为主, F6 ?: h# B/ v) B* I; a. K
(便便:啰嗦的定义是?无意义的调侃的对话,长篇大论的人物描写) 3 G6 E2 ?6 M# k% M4 V; p- ?' e
还有这种最令人看不惯的就是:0 l) p+ @: V. ]- i
明眼都知道,这一定是他杀,但作者吃饱了撑的,仍说:! v9 _" I+ w- e
首先我们看一下他是不是自杀呢?(五百字省略)
* R4 {. g8 l/ C' B那我看再看一下是不是意外事故呢?(又五百字省略)+ d! a: i4 e. T; X$ o
这更不应该……9 `0 K, }# W& I5 |6 F
(天生杀人狂:我很讨厌这种写法)
& D/ W* {' q3 L3 N/ f(便便:这不把读者当白痴么)7 {, d7 V1 ^8 `, d2 J- V8 I
(便便:其实可以写一下自杀和意外事故,但最好三言两语搞定)- ] S1 b1 L1 y7 q! O
(Marlboro:骗稿费,我觉得不然,稿子投了编辑会改,那本来的来的字数就会去除
( M; q7 o& O7 e2 p4 E只能说 编辑不称职,或者不专业。这样子的稿子也登出来大家看)
- i* G g }8 _( J0 e+ r(九度欣:顺带,这一段我很赞赏,我一直反对没有能力的“多重解答”,没有一个看着合理的。)1 Z8 a8 Q1 h; r
(小强怕拖鞋:我喜欢多重解答 呵呵)
- j* G- k) p, b5 T(九度欣:顺带,不要什么都怪编辑。以前我也以为编辑什么都能改的……) 3. 不厌其烦的重复 作者喜欢不断地重复其一情节3 o9 g! e* j3 q$ Z7 R
比如说:其案件发生了,报案人把案情向警察讲述一遍' H o: {) e- W! u; }
警察去找侦探,对侦探说:“我来给你讲一讲案情。”虽然很简略,但也有500字。
# F4 w( ? ~; T然后侦探去找搭档,对搭档说:“你可能不熟悉案情,我来给你讲一讲。”又重复了一遍案情。
Z8 q% p5 P2 b& f在破案时,侦探说:“大家有的人可能不了解案情,我们再从头重复一次……”& B a# S: a0 N! K m
文字不同于影像,在读者暂时忘记剧情时,总是会将书翻到前面看一看,这当然就不用作者操心了,不要这样不厌其烦,这会让读者失去耐性。 4. 错字及病句 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汉字,不论繁简,都是一笔财富,我们应该去珍惜,更应该好好的利用,错字连篇,这实在说不过去吧。" g- \. s0 K9 [9 U
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 @$ }; q3 p. z2 i5 Q6 @2 F# B y(便便:其实写好后通读一次,基本都能发现错误的)
# P, u _7 S2 r& K9 M" ^(张永:有责编)
4 z3 q2 ]. F( U: k责编不是神。。。不可能洞察一切
" v7 O( |3 d# p' N! w: q(九度欣:你这些话,都触及我心声啊……)4 \" k- X% x# H3 D' f* J3 z
(张永:还是自己对作品的态度)
3 [, V, m5 a g; M8 N0 b这跟我试跑显示器一样
. ?. M1 }. k& c0 H3 r9 ]5 X) w+ O. O一个问题,我不注意的话,莫名其妙的,别人也会忽略掉. R/ n4 f3 W3 U5 r9 {2 H) @
往往机器流到市场上才有人抱怨, K6 d, d7 j8 m! K6 V
(便便:如果碰到太多错字的,先打回让作者改吧,不然多改了他的就不乐意了 )
0 y( D0 L4 ^1 E; w(丁甲:个人认为,推理小说中文笔好的没多少。即便是一些翻译过来的大家的作品。要提高文字水平,还得多看看当代一些名家的作品。写推理的,也应该多看一些东西。)# l; ^1 ~8 `4 `1 R7 ?0 E
(河狸:多看华人名家作品) [Case洗澡归来,谈起了前面的某个话题] (Case:聚散戏剧之六人我还是觉得不错,因为能在表象下容纳那么多可能,已经是超乎想象的事情了)5 ]4 @0 U7 v7 @& @6 c$ A3 v
(河狸:六人还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故事性太弱,而且篇幅巨长,不容易看进去)0 g$ e& ], n; p% F6 q1 Y
(九度欣:六人里面的人物都是符号,没有性格。现在很多小说中也都是这样。). ^4 M4 T1 f T
好,接阿欣的话,我们现在就来谈一下描写的问题 5. 描写不得当,人物平面化 不论是纸张还是网络载体,虽然都是平面的,但人物应该是立体的: B! C( Y/ E5 X1 P
而很多人的小说人物多,人名都成了符号,而并非鲜活的人物
( D. k. d8 h/ `9 v8 G5 Z0 ?文中人物并不能体现人物特点,这实在是作者对生活观察不够所致- t, u. d5 l8 L6 x/ \
人物缺少特殊的性格特点3 R( P" L6 y, g/ f
某女写的小说,人物不论男女老少,都给人一种女性说话风格. }: L" Y0 n- q) ^: u0 i
某少年写的小说,人物不论男女老少,都给人一种小孩子的感觉
7 f0 g, P$ {* B) D; h. V4 Y(便便:最省事的办法,代入角色,当作你是他,他会在生活中这么说话吗)
/ |) `$ g3 P# r! t" g这就要作者自己多观察多练笔了
" [; N6 l) @8 g5 }' O* j2 r# Y(丁甲:诡计好写,人物就难了。对于现在的推理作家,要把人物写活,简直难于登天了。) 6. 详略不得当 往往作者在一处叙述得很详细,正当别人认为这个很重要,一定是破案重点时,到最后发现这里一点用都没有。" I$ p6 J2 F- h
(张永:那又有骗稿费的嫌疑)
; e, u t% R( @2 w/ l而有些地方是要详述的,到最后才发现这些全都是在读者脑内的 7. 有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使用不当 当然,使用得好当然比较好( `- G) L: W6 K* j/ u
使用不好就两说了,只能让小说变得十分混乱8 o5 t9 s9 a9 G ] c: K
(L:这不能算不足吧,我常常交换使用,但貌似没人看了觉得混乱)9 U9 a, Q- N' S$ F
所以你算是写得比较好的
4 I* H7 e8 j5 x0 j9 Y因此,有这种爱好的,最好写出来之后让别人读一下
/ J2 k3 g- m1 x% W2 E(便便:人称和事件的切换,要掌握得刚刚好)
7 ^) l2 O3 }7 n& }2 Y6 E因为有些问题是自己发现不了的
2 V/ c9 x% h$ k! `$ E) y. |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吧 主体部分讲完了,再随便说几点: 五、 其他不足 1. 滥用叙述性诡计 (Case:《DNA的复仇》是国内叙述性诡计杰作)
# N( x6 H# z ]$ F& _我没有说叙述性不好,我只是说滥用不好3 h, ^/ i# U( g7 e5 M
(河狸:其实就是大家觉得新鲜,所以写写
- f6 x9 l: X& h+ G r3 g) c0 M& D时间长了,就没人写了,叙述性诡计创新很难,用活也很难) 我觉得中国的推理形式一片大好的. z) E$ P+ n' H
每天都有很多篇原创推理小说创作出来
7 D2 L- N1 Q, M4 T% \常常看到推理之门某些人的签名# b9 K k0 w) ^2 L# ~
常常写有:我创作的推理小说如下:5 |3 Z8 T& g4 n
正在创作的推理小说如下:
3 u) K; C+ {7 C1 i- S6 i0 F计划创作的推理小说如下:4 L( d9 A( m8 i B9 l! W
(Case:老实说那些都很难上杂志,不仅创作者年龄小,阅读量小……关键是还不乏脑残……) % y# r# p- W2 j8 M8 u2 M
中国的推理小说不乏数量,但有质量的推理小说却没有多少/ X, d! N# l* @0 M/ E
(Case:现在新人写手吧,说不得,一说某些人,立刻跳出来说你扼杀新人)
0 h$ L4 m2 i. Q( V(河狸:在日本,写推理出名的都要30以后,没几个乙一,在中国,过30没几个写推理的)
( V) p8 J/ w1 v9 g$ e( N4 G0 z为什么大家常常感觉,《推理》或《推理世界》上总是那么几个人的小说
: d8 w$ Z3 ]; q4 B7 ]其实其他人的小说也有很多,但不精彩,就被大家忽略了 我衷心的期盼着中国也会有震惊世界的推理小说问世
. q- Y' x$ b0 e4 }4 o! B1 d$ r(Case:震惊世界也要看情况,欧美和日本对于推理小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L0 d+ e1 J( x1 s( `6 l2 c* A
(河狸:现在不可能有震惊世界的推理小说了)
4 _0 w) f6 C; j) W# E: m8 C' E3 H(丁甲:别老想着震惊谁)
) j& a7 v/ j6 ?, x0 U(张永:一篇小说想震惊很多人是不可能的)
/ I. J. I( c1 p, |3 w(便便:我目标是写出满足自我的小说就够了)4 | y ^8 a# g& {% P+ E* ?
(九度欣:让自己满意,比让成千上万人满意难能可贵得多。或者说我认为,让自己满意是一切的第一步。) 2. 作者喜欢强加某种行为或是性格于小说人物。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习惯
' i6 ? b+ c& r- Q+ P我有一位写手朋友,那天我看他的小说,我问他为什么让女主角学物理学,他说是因为他喜欢物理9 ~0 r b# X" y3 l. p
我想说的是,小说人物各有他们自己的世界,不能把作者自己的喜欢强加到小说人物头上。. S5 `6 W# ]5 y; m, m: w
(Case:这条熊猫最严重,强加行为和性格)
3 J1 m6 U W6 D) ?8 U! \(宫保鸡丁:其实“非要给侦探设计一个怪癖”之类的也没多大意思,因人而异吧)/ @8 V7 a2 T$ @1 U% e
人物顺其自然就好了,没有必要非要有某种怪P
g2 Y" i% w4 e } N2 {% ](便便:怪癖可以有,但你要写得真实可信,看起来真的就有这号人) 3. 有些大家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的,就不要再苦苦隐瞒了 比如说某起案件只有一个嫌疑人,傻瓜都知道凶手肯定是他了
* P6 |, K1 }& L5 c9 G6 P4 r% C% d这说明这篇小说重点不在凶手,而在手法
! p8 [ H! @* N3 Y5 q5 Y( \: W8 W但作者依然对这种众所周知的事隐瞒,实在不值得 4. 无耻的炫学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不论怎么样的小说,总要炫一下8 _ y* d& v" p/ _$ n( a" O
生僻冷门的炫也就算了,就连大家所知的也炫
* p$ G) U1 h9 s1 I- ~2 }+ q+ _比如说,国产原创某小说,其中提到了一个密室,就把密室讲义提一遍/ ?, ~2 w8 e) E) t* e! v% C- P
切,只要是看过推理小说的,谁不知道密室讲义啊,用你多余废话?多写这么一段,实在有骗稿费之嫌
1 N5 B: [( Z; N好了,不足之处我就总结这么一些( X2 T+ V, _- @
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好了
我总结的一点就是:写推理小说要以写出精品为目标
. n4 _5 A8 A. k Y脚踏实地、不异想、不折腾 好了,谢谢大家,我讲完了 [根据实际情况,部分人的发言有删减]
' u4 S) U- i6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f7b2a0100ci3y.html
# m: b$ _( E. T7 F9 Q
2 G" M# Q- }/ {% T5 s7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