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dadong 发表于 2016-9-15 19:50:45

斩首的本质-节选至《再见,天使》笠井洁


节选至笠井洁《再见,天使》
你们感受下什么叫做“哲学推理”
该节选不泄底
事实上,《再见,天使》讲文中关于哲学的炫学文字都删除了,丝毫不影响理解全文

    ……

  “那么,何不请你对那具无头尸展开你所谓的现象学的直观呢?”

  莫格尔催促着。

  “如果您有兴趣的话……”驱似乎并不大乐意。

  “当然,我非常感兴趣。来,请说吧。”

  短暂的沉默之后,驱又用他那低沉的声音说了起来。

  “那我就尝试一下吧。首先,对斩首这一事实迸行想象的变换。

  “让我们扩散思维,一边举出斩首的实例一边进行思考。例如,在不少文明尚未开化的种族之中,直到近年还保留着斩首的风俗。无论在日本还是西欧诸国,明明可以釆取的方法数不胜数,死刑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是通过斩首来执行的。在这个国家,吉约丹博士的发明的血脉仍然在流传,近代的犯罪记录中仍不时会出现斩断脖颈的案例,既有以混淆尸体身份为目的的、主动性的行动,也有单纯的激情迸发的表现。

  “如此极尽纷繁多样之能事的斩首事例,到底在向我们揭露什么样的事实呢?比如在中世纪的日本,斩下在战场上杀死的敌兵的首级后凯旋而归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在这种场合,带走首级是为了向主公证明自己在战场上杀了多少名敌兵。而进一步追溯战场上斩首的起源,我们会发现这么一个事实。

  “那是常见于北美大陆土著居民之中的习俗,他们对斩掉在战场上杀死的敌人的首级一事,有着非常自发性的思考。为什么要斩首,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如果杀死了敌人而不切下对方的首级,死者的灵魂就会袭击杀掉他的人。为了阻止死灵的诅咒和作祟,他们只能斩首,或者拿着首级向他们的众神献祭。这个想法之中有着极为合理的部分。到这为止,我们可以发现在斩首这一现象无限的多样性背后,有着一个普遍性的意义,也就是它的本质。”

  “斩首的本质,那是什么? ”莫格尔沉吟着。

  “斩首的本质就是……”驱的声音低沉得几不可闻。

  “本质是什么? ”莫格尔用关切而锐利的语调催促他说下去。

  “是对杀人这一事实的隐匿,或者毋宁说,是对这一事实的消灭。通过杀人这一行动成了杀人者的人,通过斩首,使得杀人的事实得以隐匿或者消灭,令他得以从杀人者的身份中解脱出来。

  “部族社会之中也有法令,杀人也是被严令禁止的,然而这种禁止并非通过司法权力,而是通过人们心中的灵魂崇拜的力量维持下来的,这种情况下,法律还未从宗教之中完全分离。以这个例子来说,整个村落都沉浸在‘被杀之人会化为死灵袭击杀人者’的浓厚而根深蒂固的确信之中。然而,在部族间的战争中是不能对杀人心存恐惧的。这个时候,战争之中的杀人并非杀人的理论,就会催生出在战场上对敌兵斩首的行为。失去了首级的尸体也就失去了袭击杀人者的灵力。这样一来,通过斩首,杀人的事实就得以被消灭,在战场杀敌的人也就可以逃脱被死灵袭击的命运了。”

  “也就是说,死刑也是同理吗?”

  “对,就像对社会来说战争中的杀人不能算作杀人一样,死刑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杀人行为。战争中利用斩首去隐匿杀人事实的做法,同样适用于死刑的场合。”

  “可是,现代的犯罪者不会因为害怕死灵作祟而斩首吧……”

  “对,在现代,对杀人的报复依靠的不是原始人的死灵信仰之力,而是交托给了平凡得微不足道的凡人,那些穿着西装的法律守护者。所以有计划的谋杀者对尸体进行斩首,并不是对死灵之力隐匿自己杀人的事实,而是想要逃脱法律的制裁。

  “那么另一方面,为什么非计划性的杀人者偶尔也会去切下尸体的头呢?例如受到激情的驱使,或是出于疯狂的憎恶。精神分析学者指出,幼儿与神经病患者的心理是原始人心理的再现。意思是说,无论他的杀人与斩首行动显得多么的冲动,多么的无计划性,心理层面上始终有着对杀人行为的隐匿、消灭的意志在起作用。当然,这时他企图隐藏犯罪的目的,并不是针对警察、法官所体现的法律,而是在他激昂、疯狂等神经性退行的意识之中显露出来的、对死灵的原始性的强烈恐惧。在澎湃激昂的情绪之中浮现的可怕灵力,促使他通过斩首来隐匿自己的罪行。

  “斩首为什么、从何时起跟犯罪行为的隐匿联系在一起的,我并不知道。不过,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思考范围内,斩首这一现象的本质,毕竟还是源于隐匿犯罪的意志。”

    ……

    




123r 发表于 2016-9-15 20:14:13

的确,但是看李菁姐就是看他的哲学炫学啊

shenyu711 发表于 2016-9-16 13:48:06

京叔即视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斩首的本质-节选至《再见,天使》笠井洁